搜索
首页 其他

北宋词人姜夔的惜红衣

1.姜夔的“惜红衣”这首词如何鉴赏

词的上阕一开始展现了炎炎夏日中的具体情景:“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

琴书自娱, 以此消磨时光,解暑日之闷,但却不禁睡着了,这“换日”“无力”二语已暗示出词人的百无聊赖。“细 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醒来之后,用冰泉将清甜的瓜果清洗干净,以快刀剖之,啖而解暑,这是极雅 致的生活乐事。 瓜果清香或许能短暂地将之前的无聊情绪稍稍舒缓。

读至此,索居无聊之感仿佛 有所舒缓。然而,接下来笔锋一转,落寞的情绪又呈现出来。

琴书无人共赏,瓜果无人共享,反而使 人倍觉索居之冷寂,不禁念及当年杜甫僻居城南,友人过访,用借来的酒待客的情景。而眼前呢? 自己这位客居他乡的诗客却无人问津。

天色将暮,唯听到“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蝉噪之声愈衬 周遭的冷清寂静。

可见词人眼中越是看见生活乐事,孤独落寞之感越发挥之不去。词人抒情的扬 抑之间,无一不表现出孤独落寞的感情。

换头之处,欲言又止,词人以健朗之笔勾勒了一幅“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的清丽美景。 但“红 衣半狼藉”却接着上面“说西风消息”的词意,终究是西风愁起,荷花凋零了,曾经的美好终究随时迁 而消逝,词人索居的孤寂之感,愈来愈强烈。

是什么样的心事使得主人公内心如此凄然呢? “维舟 试望故国。眇天北。”

舍船登岸,系舟北望,已经看不到生活过的地方。 那时相游的佳人,如今也天 各一方。

吴兴水乡清绝美景,“渚边沙外”,何时能与她携手同游?秋天就要来了,何时才能一起赏 “三十六陂秋色”,同咏江南秋荷呢? “问甚时”,可见词人也不知何时能与她再次相见,期待中觉无 期,浓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至此,词人终于道出了落寞寂寥之感源自于对曾经相知相惜的她的剪 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词之真情于此可见。而词以一期待语作结,也许还能再次相见吧,也许遥遥无 期吧,也许此生不再吧!词已尽而意无穷,正如“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刘熙载《艺概•词曲 概》)。

姜夔善以健笔写柔情,其情深而不媚。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在两宋词坛中自成一家的原因。

夏 承秦先生曾指出:“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间另树清刚一帜,以江西诗的痩硬之笔救周邦彦一派 的软媚,又以晚唐的绵邈风神救苏辛派粗旷流弊。”《惜红衣》是很好地诠释这一特色的一首词。

全 词索居之感、对伊人的思念情真意切,但语言峭拔隽永,如邀凉、换日、吹香等,造语清新雅致。 同 时,词作所营造的意境清疏空灵,笔势转折抑扬,给人无限美的享受。

从词中“妙天北”一语可知词人怀念的是位于吴兴北面的佳人。姜夔曾经客居的合肥位于吴兴 的西北。

据夏承焘先生考证,词人于早年客游江淮之地,曾与合肥女相恋,结下不解情缘。而这段 恋情最终无果而终,成为姜夔心中永远的痛。

姜夔词中有不少怀人之作都是因为此情缘而作,时空 流转、人事沧桑都未能改变他对此合肥恋人的思念。世人多以姜夔终生布衣、狷洁清高、襟怀洒落 而比晋宋人物,然而他们相似之处何止是高怀雅韵。

词人乃性情中人,所谓“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世说新语•伤逝》),这也是姜夔神似“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 美》)的晋宋人物之处。

2.求一首词《惜红衣》

惜红衣

词牌来历:

《白石道人歌曲》所载“自度曲”之一。其序云:“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与义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八十八字,前片五仄韵,后片六仄韵,宜用入声韵。前片结句与后片倒数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词牌名

代表作·宋·张炎

两翦秋痕,平分水影,炯然冰洁。

未识新愁,眉心倩人贴。

无端醉里,通一笑、柔花盈睫。

痴绝。

不解送情,倚银屏斜瞥。

长歌短舞,换羽移宫,飘飘步回雪。

扶娇倚扇,欲把艳怀说。

□□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

但数峰犹在,如傍那家风月。

3.惜红衣的词牌格律

定格对照例词:【南宋】姜夔《惜红衣·吴兴荷花》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平仄(韵)。

岑寂,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韵)。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韵)。

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4.惜红衣的词牌格律

定格对照例词:【南宋】姜夔《惜红衣·吴兴荷花》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平仄(韵)。

岑寂,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韵)。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韵)。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韵)。

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5.跪求关于身穿红衣和白衣女子的优美古诗句

1、《采桑子·白衣裳凭朱栏立》——[清] 纳兰性德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

译文:身穿白衣靠红色栏杆而立,半夜后,使人感觉到凉意的月亮已流向西方。

2、《桃花》——[唐] 元稹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译文: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3、《芳心苦·杨柳回塘》——[宋] 贺铸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译文: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渐渐地衰老,结一颗芳心苦涩。

4、《卜算子·袅袅水芝红》——[宋] 葛立方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译文:向外望去,只见枝叶叶、层出不穷的莲叶荷花横挡在酒船前面。此刻雨过天晴,细细的五彩流霞从莲荷摇曳攒动的地方冉冉升腾。

5、《惜红衣·吴兴荷花》——[宋]姜夔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译文:眼前拱桥如月,湖堤漫长,鱼儿随波嬉游,湖面飘着清香,荷花却已半数凋零枯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