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孤雁怎么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孤独寂寞,不吃不喝,悲鸣不止,呼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2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2分)【小题2】写野鸦与孤雁有关。

(1分)写野鸦是为了反衬孤雁的形象,孤雁是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散乱无趣。(2分)诗人借此表达对家乡,对亲朋的强烈思念,也表达了对那些庸夫俗客无法理解自己的志趣的无奈。

(1分)解析:略。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小题1:①首联用“几行”归雁之“行”与下句中“独何之”之“独”形成对比,突出孤雁之“孤”。

②颔联通过孤雁在暮雨中的动作、神情、状态,突出其孤。失群之雁,声音凄厉,呼寻伙伴。

面对芦叶萧萧的池塘,影单心怯,几度盘旋,欲下未下,迟疑畏惧。③颈联,通过环境渲染来衬托其形单影只,突出其孤:月冷云低,孤雁就是在这样一个昏暗、压抑、恐怖的环境中飞行。

(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小题2:最后两句写出诗人对孤雁的安慰与担忧:孤雁未必会遭暗算,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在安慰孤雁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孤雁处境的担心。

(2分)诗人以孤雁自喻,他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情;世路险峻的孤凄忧虑。(2分) 小题1:。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1)这首诗的“诗眼”是“孤”,“诗骨”是“飞鸣声念群”。

(2)示例一: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示例二: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

“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形象地写出了孤雁被思念缠绕、被痛苦煎熬的情状。 。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小题1】①首联用“几行”归雁之“行”与下句中“独何之”之“独”形成对比,突出孤雁之“孤”。

②颔联通过孤雁在暮雨中的动作、神情、状态,突出其孤。失群之雁,声音凄厉,呼寻伙伴。

面对芦叶萧萧的池塘,影单心怯,几度盘旋,欲下未下,迟疑畏惧。③颈联,通过环境渲染来衬托其形单影只,突出其孤:月冷云低,孤雁就是在这样一个昏暗、压抑、恐怖的环境中飞行。

(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小题2】最后两句写出诗人对孤雁的安慰与担忧:孤雁未必会遭暗算,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在安慰孤雁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孤雁处境的担心。

(2分)诗人以孤雁自喻,他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情;世路险峻的孤凄忧虑。 (2分)【小题1】试题分析:可抓住描述性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如“几行”“独”形成鲜明的对比;“呼失”写出了雁的孤独凄厉;“欲下迟”写出了雁的影单心怯;“云低”“月冷”渲染了雁的飞行环境,烘托出了雁的孤单;尾联用“孤飞”直接描述雁的孤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可结合着注释,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关键词来描述最后两句大意, 由“未必逢”可体会出诗人对孤雁飞行环境的安慰;“可疑”可理解为忧虑,是对孤飞的担忧。 作者写孤雁是为了暗喻自己的处境,故可根据孤雁的孤独、环境的险恶、孤飞的凄凉等方面来答出作者的感受。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