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宋词的感动与思考

1.唐诗宋词的精髓和哲理有哪些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诗。中国文人很看重“诗”。古人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即使是穿着粗布或者说土布的平民百姓,也会因为他饱读诗书而显得气度不凡。

触动你的心灵就是古典诗词最大的用处,不但使你有一颗不死的心灵,而且使得你的心灵在跟古人的那些个学问、品行、修养都达到很高的境界的人,不但心灵的交汇,而且体验到你自己当下的存在,提升了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一种民族文化渐渐被这个民族所遗忘的时候,它便失去了维系这个民族生命的的作用和价值,它只是一个艺术的成品。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知道唐诗和宋词,不知其所云,不知道它的好处何在,甚至于不能够完全了解的时候,我们很难讲我们心依旧是中国心。

所以读唐诗的方法重在体悟,寻求心灵的感动。你的心能感到什么就是你的思想处在什么样的境界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说,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们往往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接触,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时候的你是不是渐渐有了一点思乡愁绪,有了一点人生。

2.在宋词中有哪些感动人心的句子(有关爱情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我觉得这首词都很感动,是他写给亡妻的悼词)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钗头凤》关于陆游和唐婉的爱情,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想起来的暂时只有这些·····。

3.唐诗宋词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学中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诗。

中国文人很看重“诗”。古人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即使是穿着粗布或者说土布的平民百姓,也会因为他饱读诗书而显得气度不凡。

这既表达中国传统文人对丰厚学识的自信,也说明华美诗文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大家知道,唐朝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强大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诗代表的是诗歌的极致,是最为辉煌历史时期最为辉煌的文学经典,我们常说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唐诗的兴盛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说唐诗中也蕴含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今天,我讲的正是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 如果在座的人们对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一些关注的话,可以回忆起几年以前在中国学术界,可以说并不仅是学术界,包括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头和社会上的文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作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经过那一段时期的讨论以后,其实也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

很多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不是很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这是我们对那场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遗憾。那么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强调人如何完善的问题。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人讲:“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等等这些都是谈人如何完善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把人文精神局限于西方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类便不会停止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把握。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人文主义通常溯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但是文艺复兴固然提高了人文精神,可其人文精神却主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的弘扬,渐渐就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相信科学,从而形成了所谓科学主义。进而要求人文学、社会学都得效法科学,成为科学。

这样一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现代以来,科学主义将人性不当回事,以为人只不过是DNA的合成,可以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或者说认为人只是一个DNA的容器,你别以为自己了不起,性格命运、生死成败都是由早就决定好了的,人的奋斗变得徒劳,人的价值变得低廉。

正是这种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人文、教育、环保、道德等这些非经济的社会因素被不断地边缘化。

而在我们的大学里,传授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学科也不仅遭到功利主义自下而上的威胁,也受到专业化由上而下的威胁,而不断地边缘化。这表明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人文精神是一个大而无当的东西。

在这里我可以引发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从原始人类社会到现代,我们的自然科学可以说是有了巨大的发展,而且仍然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然而,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科学并不能说是遵循了同样勇往直前的轨迹。

那么,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讲,我们如何来看待人文精神呢?在去除了现代社会所谓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原始社会,按照其一定的人际关系或社会制度,我们说人类生活仍然能够进行。但反过来,如果去除由人性所约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即使在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也将会立即崩溃。

这所以说,人文精神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人类永远不得不在追求明天的发展和寻找永恒的人性中前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我们常讲“落后就要挨打”,科技落后我们只是挨打,但如果文化落后呢?我们会怎样?可以说但凡一个国家强盛都有其内在的文化传统在起作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容易被人忽视.但其实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气质和内涵。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虽然有其自己的基础和美国的援助,但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文化内涵决定的民族禀性在深层次上起的作用。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是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然而,我们说任何好的传统文化都需要被继承才不至于消亡。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明白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发展理性,同时也包括培养人性。它的任务是让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品质的人,培养我们社会所需的性格与智力贵族,也就是我们国家常说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

这样一来就不能仅仅以职业出路为教育目标,或者说读书只是为了某个特殊的功。

4.作文一篇许多诗句回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

夜阑人静时,在一盏青灯下独自读诗,悠悠然与古人相会,凄凄然想见其为人。

屈子沉江,谪仙捉月,诗圣屋漏,杜牧酒醒,后主饮鸩,清照漱玉,东坡致妻,放翁示子。作古的是诗人,不朽的是诗句。

诗,是人类优异灵魂的寄寓,世间至情至性的所在,在地为幽兰,在天为寒星,香飘万里,光耀千古。我辈浊物,一经洗涤,便觉神清气爽,立时显得有了几分人模样。

“不读诗,无以言”。诗如锦囊,包裹慧心。

诗如宝匣,贮藏灵犀。诗是无毒无害的美丽红罂粟,可供观赏,也可镇痛。

诗是补血亦补肝的贵重蜂王浆,既明目,又提神。诗之为物,正大光明,美轮美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同时又玲珑剔透,曼妙空灵,似芙蓉出水,玉树临风,既叫人敬之仰之,又不胜倾慕与爱怜。

不仅要读诗,更要爱诗。重要的是,还要以诗心为心,以诗情为情,以诗意为意。

生而为人却无半点诗意,枉为人。没有诗的天地,一片枯寂,徒有脸蛋而无血色,徒有语言而无味道,徒有歌声而无韵律,徒有热望而无附着。

没有诗的浸润,大地上长不出娉婷的枝叶、婀娜的花朵。 中国人的心性如何?气质如何?宇宙观和人生信仰如何?不读诗经,不读楚辞,不读汉赋,不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你就无从透彻地了解和认识。

甚至孔子、庄子和老子的论述和文章,也都是诗情勃发的语言文字,也都是诗心里涌出的感怀和思考,都是最深挚、最浪漫、最感人的无韵的篇章。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的心灵史,充满了飞扬灵动、鲜活盎然的美好诗意,让你忍不住产生对这个民族的好感和尊重。

毕竟,能够带给世界美感的民族不是太多。 读诗,独自读诗在寂静的寒夜里。

心意沉沉,爱意深深。读我祖国的诗,读我如诗的祖国。

读我的那样懂得感情、那样注重精神价值、那样热爱大自然的一切、又那样正直善良的祖先们的心,怦然心动的我,仿佛是在读我自己。祖先,就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过去的我,我就是喜欢诗、热爱诗的活着的祖先。

我活着,诗也活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