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东至县的诗句

1.关于东至的诗句

冬至十大古诗冬至诗词(一):小 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诗词(二):冬 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冬至诗词(三):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冬至诗词(四):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冬至诗词(五):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冬至诗词(六):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冬至诗词(七):冬 至(宋)朱淑真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冬至诗词(八):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诗词(九):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冬至诗词(十):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元)尹志平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

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2.描写东至三条岭的作文

三条岭距东至县尧渡街东北10公里处,是古徽道上的高岭、低岭、蔡岭、洪山腹地,俗称“徐村三条岭”。“三条岭”的山山岭岭都在海拔200米以上,民谣说:“高岭不高,低岭不低,上蔡岭爬楼梯。”山门未打开之前,这里交通闭塞,人们总认为那里是个“穷山窝”;山门打开之后,进山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用旅游的眼光打量起“三条岭”,发现那里还有一条保存完好的古徽道,徽道两旁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溶洞景观,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动人心魄的神话故事。

古时,“三条岭”上有一条从尧渡通向葛公,再通向池州和徽州的古徽道。小岭古徽道遗址位于高岭村驻地小岭西侧山岗上,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上下起伏。路旁有一用块石垒砌的古亭,内设石凳,以憩停者。亭旁有黄栗、朴树二株,古木根部合在一起,枝上古藤攀附,甚是奇特。小岭村道旁溪涧边并排簇生三株古柏、二株皂荚,树龄均在200到500年之间。

古道沿途还残留着一些古祠、古桥、古民居。最著名的是尚合村的石拱桥,古扑典雅,掩映在一棵虬枝繁茂的古树旁。低岭余公庙为县城内余公庙正宗,建庙历史悠久,至今已愈千年,明万历21年改建,清乾隆20年重修,前院后殿,规模宏大,现虽仅存断墙残壁,仍可见当年的鼎盛景象,还有蔡岭的百字庵、天子庵等。此外,朝霞洞旁还有一座寺庙,是清末两江两广总督周馥捐资所建,现洞中尚有当年石碑一尊,碑上题有述怀诗一首,诗曰:“去年吟社侣,江海各星散。剥肤家国痛,不得忘每饭。所惭非墨徒,蹈火赴苦战。入山恐不深,报国挟书卷。瞑思苦海翻,航渡谁大愿。安得拨兹山,置彼池地岸。放开洞府宽,大庇民万千。”

山里人家现存的古建筑有徽派民居和低岭的邓氏宗祠和高岭的胡氏宗祠。邓氏宗祠,五楹三进二天井,后厅两侧有耳门,规模宏大,祠前广场有方形水池,池前500米处有古人所栽的四棵黄栗头树。胡氏宗祠,小巧殷实,内部结构普通大方,天花藻顶造型别致考究,木方柱头装饰雕工精细,造型隽美,古祠保存完好。祠后有两幢民居,古朴典雅,年限较长。

“三条岭”上的山山脉脉还流传着龙的传说。这里的许多景观都冠以“龙”的名字,如龙山坞。龙山坞的龙王洞,相传是老龙王和娘娘住的地方。洞体很大,能容百人。当年龙群活动的地方,现名谓“龙山”、“龙坞”、“龙畈”。青蛙嘴是龙山一奇,从余公庙后的小山峰看独沟夹上的一块岩石,酷似青蛙张大嘴。据传是青蛙爬上山顶,张大嘴看九龙戏珠。

3.关于东至县美食的作文不少于400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

鱼香肉丝是我们这儿著名的风味小吃。

鱼香肉丝的味道好,看相也不错。一个盘子中有绿油油的青椒,红艳艳的萝卜,黄澄澄的肉丝格外显眼,再浇上火红的辣汤,真令人垂涎三尺。

鱼香肉丝的做法很简单,把肉,胡萝卜。青椒都切成丝备用。在锅内倒入少许油,放入肉丝炒熟,让后倒在盘子里,再往锅里放入生姜,葱,辣椒,番茄酱,料酒等调料爆炒片刻,然后放入萝卜,青椒,翻炒,几分钟后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便做成了。

4.东至县的介绍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皖赣两省交界处,地处皖江段南岸之首,长江傍境东流,江岸线85千米。东至由1959年东流、至德两县合并组建成立,取其首字得名。1东至县下辖12个镇和3个乡,总面积3261平方公里,管辖范围位居安徽县份第二位。2014年户籍人口58.2万人。东至文化属于皖江文化,东至人多属下江民系使用江淮官话或赣语。12东至县是中国金融生态县、中国科学技术先进县、安徽省文明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二十一世纪》试点地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2东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因相传舜帝躬耕于此,尧帝闻其贤德,千里来访,素有“尧舜之乡”的美誉。20世纪80年代初在至德发现了迄今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宋代钞版(关子钞版)。2015年在华龙洞遗址发现中国第五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头骨化石被命名“东至人”。2015年底东至升金湖入编《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5.有关东天的诗句及诗题和作者

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冬夜——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 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参考资料: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