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苏东坡有关四十年的诗句

1.苏东坡的词

清茶一杯话诗词之苏东坡篇 2003-5-28 22:48:00 阿潜 阅读2560次 只是由于步入社会太久,对于诗词便成了忘却的记忆,由于懒惰和闲散的性格,对于诗词的爱好仅限于那些通俗易懂又能引起共鸣的篇章,最是见不得诗词等平仄等理论,如此说来我应该是对诗词并无任何研究,可能会有人笑话我写这样的文章是过于张狂,而我觉得记录下读诗词的那一份感动和想法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我想余秋雨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余先生的《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对我的审美趋向起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来想将文章题目改为《清茶一杯话诗词之北宋词》,但想到我绝无实力写如此大的一篇文章,即使写恐怕也要写成一本厚厚的书,所以觉得还是从小出着手写一个文化界之外的普通人对苏东坡诗词的一些感悟比较好一些。 关于苏东坡这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实先前除了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外,他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触,即使是这首词也并未在我心里掀起多大的风浪,只是觉得写的有点波澜壮阔的感觉,所以我现在常觉得,太容易太经常提起的东西反而是最容易忽略的东西。

此前对苏东坡的认识仅限于家中的《古文观止》中的前后赤壁赋,及至阅读了余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便开始对这个落魄却潇洒乐观的老先生感起兴趣来。当然在这里少不得提一下这篇文章中引用的一首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想这首大名鼎鼎的词必定打动过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心,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当你在失意深夜徘徊的时候我想你定然会想起它的。

当我还在不断追求那种清新亮丽用词风格的诗词的时候,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将我从那种对诗词的直观视觉刺激层次引入了利用大脑建立意境的层次,好比让我从一个二维的空间进入了一个三维的空间。 这首词全文如下: 蔌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当读到这首看来似乎不起眼的词时候,仿佛我也变成了一个夏日里长途跋涉的路人,这是一个阳光很强烈的夏日午后,走进了一个长满枣树的江北小村,枣花和透过树叶的阳光洒落在沾满灰尘的外衣和行囊之上,偶有马车经过,掀起一阵尘土,百年的古柳下有戴着头笠的老汉卖这黄瓜……,而作者这时又渴又累,面对身旁的这户人家,他迟疑的敲了一下门,将面对他的是怎样一个主人呢???这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今提苏东坡词,必曰豪放派,关于他的豪放风格的词想必大家早已烂熟于胸,在此我将自己很喜欢的一首送给大家: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虽比不上《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么的豪放大气,但是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开阔,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 苏东坡是个全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单说词他也同样可以从展示其细腻之处,同样在此送上三首供大家欣赏。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东坡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千百年来其魅力不减,我想这与其词中所写的“情”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的这三首词,将一个有血有肉,重感情的有时候也会伤痛、多愁善感,有时却也俏皮一个苏东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南乡子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有关苏东坡的诗句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3.苏轼的古诗有哪些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如: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卷一 ◎诗四十七首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尽令属牛氏,刻凿纷班班。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

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 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有殿。)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秋。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警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搀似槊,一水淡如油。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

4.有关苏东坡的 诗句

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减字木兰花 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5.谁能提供苏轼写得最好的40首词

词·满江红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

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

恐异时、杯酒忽相思,云山隔。浮世事,俱难必。

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

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词·归朝欢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

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

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摇新唱,谁谓古今隔。

词·雨中花/夜行船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词·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词·劝金船 无情流水多情客。

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

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

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纤纤素手如霜雪。

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

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

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词·一丛花 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

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词·木兰花令 霜馀已失长淮阔。

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词·木兰花令 知君仙骨无寒暑。

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

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词·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词·西江月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

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

把酒何人心动。 词·西江月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

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

妙语一时飞动。 词·西江月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

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

怕见此花撩动。 词·西江月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

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

月与佳人共僚。 词·西江月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

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

斗取红窗粉面。 词·西江月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

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

走马归来便面。 词·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词·西江月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

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

我已为君德醉。 词·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词·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词·西江月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 词·西江月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

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

与把新诗判断。 词·临江仙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

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6.苏轼生平及有关诗句

苏轼生平】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语:“京官不好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享年六十六岁。 【主要词作】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7.有关苏轼的诗句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洒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8.描写苏东坡的诗句

《咏史下·苏东坡》年代: 宋 作者: 陈普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

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题东坡画像》年代: 宋 作者: 陈必复东坡先生谪仙人,骑鲸海宇几十春。

麾呵日月斥八极,笑触丰缺天不嗔。万里归来故无恙,诸公非复先朝臣。

空令后世拜公像,洛阳宫阙今成尘。《题东坡诗集后》年代: 宋 作者: 熊禾东坡真天人,再拜当敛袵。

千古岷峨英,浩气发耿耿。用世固磊落,作诗更雄骋。

熙宁化宜更,当国惜已甚。胡为叫怒呶,使我毛发懔。

九天忠臣心,欲发不暇忍。雪堂何从容,人事得尽屏。

江山拓胸次,风月动佳兴。我观此时诗,下语已清永。

晚吃惠州饭,晨夕对蔬笋。和陶数十篇,习气脱略尽。

岷江几百阻,到海渺万顷。公诗盖三变,每变辄近正。

少年纵横习,岂意造此境。偶於玄寂中,佳处得深省。

学道便为真,此语吾敢信。文固气所充,要在以理胜。

洋洋大雅音,千载叹寥泯。言诗抑小技,所入宜重慎。

我诗难示人,特此聊自警。《跋东坡墨迹》年代: 宋 作者: 许月卿六海外归来衰鬓皤,浩然之气笔嵯峨。

富贵不淫贫贱乐,万年千载一东坡。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