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于敏事迹的作文400字左右中国“氢弹之父”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 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 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 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 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敏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 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科学家 钱三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科学家彭桓武)于敏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科学家 朱光亚)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于敏”条目)。 2. 描写善人的诗句关于行善的名言 1、惩恶而劝善。——左丘明《左传》 2、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3、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 4、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5、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6、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 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8、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9、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梭罗 10、为富不仁,行善则不富。——泽庵 11、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晋·葛洪 12、饶舌的人多虚妄。——培根 13、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杨万里 1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5、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16、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托尔斯泰 17、美是善的象征。——米盖尔·杜夫海纳 18、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礼乐论》 19、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20、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 21、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弗·培根 22、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23、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24、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25、善恶不可以同道。——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26、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论语·公冶长》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