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书法有关的古诗词1、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唐代: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译文: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 2、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唐代:李峤《书》 译文: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3、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唐代:李白《草书歌行》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4、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右军书法是前身。——清代:徐釚《浣溪沙 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释义:炼丹用的鼎没有调出云母碎屑,第一次用高丽纸写洛川神。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是前身。 5、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元代: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释义:前代书法谁为大,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够态度品行正派。法律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以与欧虞都。 2.关于我爱汉字我爱书法的诗歌和名言警句1、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2、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然和思维过程。——高尔基 3、文学是社会的阶级和集团意识形态——情感、意见、企图和希望之形象的表现。——高尔基 4、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5、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6、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7、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 3.跟书法有关的诗句1、吾闻古书法 宋 苏轼 《和子由论书》 2、书法精明古学深 元 王冕 《挽吴孟思》 3、吾家读书法 宋 陆游 《晨起》 4、今无书法可柴桑 宋 陈杰 《和曾平山见贻蚤自温荣挹艳香韵》 5、二王书法恐非臣 宋 李石 《扇子诗》 6、书法严贬褒 宋 刘黻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7、太史藏书法 宋 宋庠 《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 8、苏公书法自颜行 宋 赵蕃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9、古来书法独公知 宋 周必大 《送张端明赴召》 10、书法精明古学深 元 王冕 《挽吴孟思》 4.书写爱情的诗词有哪些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5.与书法有关的诗词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61劝学》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61乾61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61修身》 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61子罕》 6.表达对书法的热爱之情的句子有哪些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群鸿戏海,舞鹤游天,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 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 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近似的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根伟贴切。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