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枣的句子唐代杜甫《百忧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唐代白居易《杏园中枣树》: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拮柔,从君怜柳杞;君术悦月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一些.宋代王安石又说: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宋代诗人刘克庄有“枣木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真”.今人施蛰存有“书林喜发新财路,梨枣争开小品书”.明人,揭轨《枣亭春晚》:“昨日花始开,今日花已满,倚树听嘤嘤,折花歌纂纂,美人浩无期,青春忽已晚;写尽锦笺长,烧残红烛短;日夕望江南,彩云天际处”.清代诗人蒋诗的:“水田声里疑无路,枣树花香又一村”;又有儿歌唱道:“金花银叶片,端阳十里香”.枣乡氏谣:扛上长杆打红枣,对对姐妹对对笑.摘一颗鲜枣放入嘴中,真是,嚼去馨生齿,摘来露满林.宋代赵 的“枣熟房栊瞑,花妍院落明”.还有黄庭坚的“日颗暴千红玉软,风枝牵动绿罗鲜”.而唐代大诗人刘长郷的诗中:“行过大山过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现代诗人申爱萍的《秋,在红色梦里》:“……我们离得很近/因何迷茫,陌生,凝神/是一串串珍珠放光/是一丛丛玛瑙,溢彩/仿佛漫步葡萄园/千架枝藤/莫不是葡萄嫁接的新品种/一颗枣树,一蓬红伞/钻在树下一碰/飘一挂红瀑布/卷一场红色风/象似落英/砸得额头丝疼”.民间自古就有“一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的说法,西晋文学家傅 在《枣赋》中赞:“脆若嚼雪,甘如含蜜……全生卷气,服之如神”.东晋诗人陶渊明也有:“黄花复 实,食之寿命长”的诗句.宋代郭祥正也说:“甜出诸饧上,香居百果前”.半个世纪前诗人李木庵在延安留下的诗句:“长生果祝星云寿红枣汤过鲈腍鲜”.他在《延安思》中写道:“抛卷拨炉火,烤馍煮枣时,一灯寒夜里,此景暖人思”.。 2.关于枣子的诗句有哪些1、《秋游原上》——唐代白居易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 译文:新的枣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红透,但快要下架收尾的西瓜却仍然散发着浸人的香味。 2、《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唐代李白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译文:别处宴席没口味,此地的酒菜开心霏。 村北酸枣累累,篱东寒瓜漫地。 3、《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宋代辛弃疾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译文: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4、《百忧集行》——唐代杜甫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译文:八月份门庭前梨和枣成熟的时候,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5、《又呈吴郎》——唐代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译文: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 3.关于枣的诗句.1、簌簌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 《浣溪沙》 已折叠39条苏轼的查询结果2、火枣便宜秋露滴[宋] 无名氏 《满江红·买得青山》3、枣瓜如可啖[宋] 辛弃疾 《临江仙·记取年年为寿客》 已折叠4条辛弃疾的查询结果4、不是世无瓜样枣[宋] 刘克庄 《贺新郎·风露驱炎毒》 已折叠18条刘克庄的查询结果5、枣花金钏约柔荑[宋] 秦观 《江城子·枣花金钏约柔荑》 已折叠1条秦观的查询结果6、还将瓜枣送金荷[宋] 范成大 《西江月·樱笋园林绿暗》 已折叠6条范成大的查询结果7、他年浮枣会[宋] 葛胜仲 《临江仙·自古吴兴称冷僻》8、枣颊上秋色[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枣颊上秋色》9、冰桃火枣[宋] 王之道 《满庭芳·蔡水西来》 已折叠5条王之道的查询结果10、交梨火枣[元] 许有壬 《沁园春 可行弟泰定甲子寿日,赋乐府沁园春》 已折叠2条许有壬的查询结果11、枣花未落桐叶长[唐] 李颀 《送陈章甫》12、聊假梨枣制颓龄[宋] 李纲 《水调歌头·秋杪暑方退》13、梨枣枝繁[宋] 黄庭坚 《采桑子·虚堂密候参同火》 已折叠14条黄庭坚的查询结果14、八月剥枣[先秦] 诗经 《七月》15、枣齿淡黄[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已折叠2条释正觉的查询结果16、众惊食枣如瓜[宋] 邓肃 《临江仙·夜静黄云承宝袜》17、摇落枣红时[宋] 晁补之 《蓦山溪·谯园幽古》 已折叠6条晁补之的查询结果18、正芝香枣熟[宋] 刘过 《沁园春·玉带金鱼》 已折叠2条刘过的查询结果19、堂前扑枣任西邻[唐] 杜甫 《又呈吴郎》 已折叠4条杜甫的查询结果20、出扶桑枣杖[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已折叠9条白居易的查询结果21、枣栗可无饥[宋] 陆游 《夜坐》 已折叠13条陆游的查询结果22、梨枣黄花满地匀[宋] 曹勋 《沁园春·浓绿交阴》 已折叠4条曹勋的查询结果23、交梨火枣[元] 凌云翰 《苏武慢·智不如愚》24、桑林伐尽枣林空[宋]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 已折叠2条苏泂的查询结果25、看来却是青州枣[宋] 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26、罍尊今日枣如瓜[宋] 赵磻老 《鹧鸪天·堂上年时见烛花》27、同餐火枣交梨[元] 姬翼 《临江仙·酝酿长生天上酒》 已折叠2条姬翼的查询结果28、烧成火枣交梨[元] 侯善渊 《西江月·顾我有身有患》29、枣如瓜大藕如船[宋] 姜特立 《西江月·富贵从来自有》 已折叠3条姜特立的查询结果30、汉节枣仍红[宋] 吴文英 《木兰花慢·记琼林宴起》 已折叠1条吴文英的查询结果31、梨枣吹风树树悬[宋] 韩元吉 《南乡子·江路木犀天》32、沿河树折枣初剥[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已折叠4条汪元量的查询结果33、御前枣刻亲摹写[宋] 岳珂 《宫词一百首》 已折叠9条岳珂的查询结果34、枣出郑州[宋]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35、元来是青州枣[宋] 释道宁 《偈六十九首》36、宜将。 火枣交梨[元] 王丹桂 《木兰花慢 中秋》37、枣花金钏出纤纤[宋] 周紫芝 《阮郎归·月棂疏影照婵娟》38、淮南新枣熟[宋] 王奕 《临江仙·二十四桥明月好》39、同食枣如瓜[宋] 李清照 《晓梦》40、东家枣树完[南北朝] 庾信 《咏怀》 已折叠2条庾信的查询结果。 4.描写红枣的文章我的家乡灵宝,盛产各种各样的果子:清凉可口的西瓜,白里透红的蜜桃,玻璃球似的葡萄,肉厚甜脆的苹果……最吸引我的要数那红枣了。 ; ; ; 春末夏初,那状似干枯的枣树开始露出黄嫩的新芽,初夏,这些新芽便长成椭圆形的叶片。六月多,一棵棵枣树开满了黄绿色的枣花,招来了成群的蜜蜂。 听说,枣花蜜是上等的蜜糖,要十来块钱一斤呢。微风吹过,枣树下落了一层黄黄的枣花,捡起来一看,枣花有五个瓣,花朵里面是黄色的花蕊,用鼻子一闻,香气甜丝丝的,沁人心脾。 ; ; ; 花儿落了不久,枝上便结了一颗颗青绿色的小枣,一个个小枣像一串串小铜铃。七八月,“小铜铃”由绿变黄,由黄变红,由浅红变成紫红。 八月十五,像珍珠、像玛瑙、像红宝石一样的红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么招人喜爱。如果你摘下一颗又红又大的枣,轻轻咬一口,能甜到心里,吃了一颗还想吃第二颗。 最好玩的要数那“下枣”了,大人们在树上摇,或用棍子打,我们孩子则在树下拾,枣儿落下来,像冰雹一样打在头上,但没一个人喊疼哭叫,反而嬉笑着抱着头从树下跑出来。 ; ; ; 枣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蒸、晒、煮呢 !尤其蒸熟的枣,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先把枣洗干净盛在碗里,倒点水,撒上糖,再给锅里添上水,把碗放到锅中, 把锅坐在火上,过半小时,枣就蒸熟了。揭开锅,端出碗,那股甜蜜的清香立刻会让你猛吞口水。 枣晒好后能保存一年,晒好的枣全身通红,摸起来软绵绵的。人们常把晒好的枣和江米在一起蒸,蒸出来后红白相间,让人垂涎三尺。 枣还能做枣饮料、枣泥月饼,中药上还用枣做药引子呢…… ; ; 啊,红枣,我爱家乡的红枣,爱那朴实无华、植根于黄土之中,无私为人类贡献出果实的枣树。 5.形容红枣的诗句1. 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莓苔。 2. 白露皱红枣,西风摆老荷。3.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 4. 小枣金丝系万方,乐陵根抵艺名扬。5. 秋日枣林片片红,金丝无核贡称雄。 6. 书林喜发新财路,梨枣争开小品书。7.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8. 嚼去馨生香,摘来露满林。9. 妙味宜天人,色香绝凡俗。 10. 触齿甘欺骨,浮辉色凝晶。11. 风苞堕朱缯,日颗皱红玉。 12. 黑腰虚羡尔,红皱岂为然。13. 沛谯有巨枣,味甜蜜柑差。 14. 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15.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 6.描写红枣的文章我的家乡灵宝,盛产各种各样的果子:清凉可口的西瓜,白里透红的蜜桃,玻璃球似的葡萄,肉厚甜脆的苹果……最吸引我的要数那红枣了。 ; ; ; 春末夏初,那状似干枯的枣树开始露出黄嫩的新芽,初夏,这些新芽便长成椭圆形的叶片。六月多,一棵棵枣树开满了黄绿色的枣花,招来了成群的蜜蜂。听说,枣花蜜是上等的蜜糖,要十来块钱一斤呢。微风吹过,枣树下落了一层黄黄的枣花,捡起来一看,枣花有五个瓣,花朵里面是黄色的花蕊,用鼻子一闻,香气甜丝丝的,沁人心脾。 ; ; ; 花儿落了不久,枝上便结了一颗颗青绿色的小枣,一个个小枣像一串串小铜铃。七八月,“小铜铃”由绿变黄,由黄变红,由浅红变成紫红。八月十五,像珍珠、像玛瑙、像红宝石一样的红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么招人喜爱。如果你摘下一颗又红又大的枣,轻轻咬一口,能甜到心里,吃了一颗还想吃第二颗。最好玩的要数那“下枣”了,大人们在树上摇,或用棍子打,我们孩子则在树下拾,枣儿落下来,像冰雹一样打在头上,但没一个人喊疼哭叫,反而嬉笑着抱着头从树下跑出来。 ; ; ; 枣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蒸、晒、煮呢 !尤其蒸熟的枣,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先把枣洗干净盛在碗里,倒点水,撒上糖,再给锅里添上水,把碗放到锅中, 把锅坐在火上,过半小时,枣就蒸熟了。揭开锅,端出碗,那股甜蜜的清香立刻会让你猛吞口水。枣晒好后能保存一年,晒好的枣全身通红,摸起来软绵绵的。人们常把晒好的枣和江米在一起蒸,蒸出来后红白相间,让人垂涎三尺。枣还能做枣饮料、枣泥月饼,中药上还用枣做药引子呢…… ; ; 啊,红枣,我爱家乡的红枣,爱那朴实无华、植根于黄土之中,无私为人类贡献出果实的枣树 7.描写大枣的诗句唐代杜甫《百忧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 唐代白居易《杏园中枣树》: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拮柔,从君怜柳杞;君术悦月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一些。宋代王安石又说: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宋代诗人刘克庄有“枣木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真”。今人施蛰存有“书林喜发新财路,梨枣争开小品书”。 明人,揭轨《枣亭春晚》:“昨日花始开,今日花已满,倚树听嘤嘤,折花歌纂纂,美人浩无期,青春忽已晚;写尽锦笺长,烧残红烛短;日夕望江南,彩云天际处”。清代诗人蒋诗的:“水田声里疑无路,枣树花香又一村”;又有儿歌唱道:“金花银叶片,端阳十里香”。 枣乡氏谣:扛上长杆打红枣,对对姐妹对对笑。摘一颗鲜枣放入嘴中,真是,嚼去馨生齿,摘来露满林。 宋代赵 的“枣熟房栊瞑,花妍院落明”。还有黄庭坚的“日颗暴千红玉软,风枝牵动绿罗鲜”。 而唐代大诗人刘长郷的诗中:“行过大山过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现代诗人申爱萍的《秋,在红色梦里》:“……我们离得很近/因何迷茫,陌生,凝神/是一串串珍珠放光/是一丛丛玛瑙,溢彩/仿佛漫步葡萄园/千架枝藤/莫不是葡萄嫁接的新品种/一颗枣树,一蓬红伞/钻在树下一碰/飘一挂红瀑布/卷一场红色风/象似落英/砸得额头丝疼”。 民间自古就有“一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的说法,西晋文学家傅 在《枣赋》中赞:“脆若嚼雪,甘如含蜜……全生卷气,服之如神”。东晋诗人陶渊明也有:“黄花复 实,食之寿命长”的诗句。 宋代郭祥正也说:“甜出诸饧上,香居百果前”。半个世纪前诗人李木庵在延安留下的诗句:“长生果祝星云寿红枣汤过鲈腍鲜”。 他在《延安思》中写道:“抛卷拨炉火,烤馍煮枣时,一灯寒夜里,此景暖人思”。宋代诗人梅晓臣在《豪州李蜜学寄御枣一箧》:“沛谯有巨枣,味甜蜜柑差。 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尝供趋 门,岂及贫儒家。 今见待士意,不异卢仝茶。食之天厌 ,咏德曾未涯”。 明代李东阳的《若 夜馈送瓶枣》写的一片深情“异代神仙事不赊,如 丹枣胜如瓜,多情馈客诗兼远,急 斜筐半步斜”。 8.关于枣的散文枣香淡淡 分类:散文 我家老屋的北侧,有两棵枣树。 树干都有坛口那么粗,是爷爷幼年时栽下的。两棵树,一左一右,相距约5米,夏来枝繁叶茂,相触于云中,这一方天地,便成了浓荫的世界。 暑热的天,我家枣树下的一番情调,别处是找不到的。这里是左邻右舍孩子们的乐园。 他们在树下打扑克啦,下石子棋啦,似乎一切游戏在这里做起来才有意义,其实心都悬在树上呢。 这时候,枣还没熟透,但已渐渐地褪了青衣,着上红衫了,虽然那红只是浅浅的。 枣闪着诱人的光泽,如童话里的一颗颗星星。 奶奶不允许摘生枣吃,孩子们没办法,可怜兮兮地眨着小眼睛。 可是,天上的鸟儿却不听奶奶的话,他们也是调皮又贪嘴的孩子,在树顶上唧唧喳喳地闹着,闹着,便不时有枣离了枝间,欢快地蹦下来。地上的孩子就一窝蜂地去抢,那劲头跟故事中的抢绣球差不多。 “七月七,小红枣子甜似蜜”,在孩子们渴求的眼光里,枣终于熟了。我家这两棵树,一般的年成,能收一百多斤枣,奶奶让家人把它们盛在装稻子的筐里。 那些年,连口粮都很紧张,望着这些枣,家里人的喜悦写满了脸上,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里,奶奶已将枣分成若干等份,左邻右舍,家家都有,多半是我,乐巅巅地挨家挨户送过去。而家家也都乐陶陶地收下。 我家的枣,颇有“天下为公”的味道。 摘下来的鲜枣,洗净了,加点糖用瓦罐炖着吃,是乡下无上的奢品。 于是这一天傍晚,炊烟起时,家家都有一缕淡淡的枣香飘过来。 这些都是我幼时的事,随着过去的那些日子,苦苦的、甜甜的流逝了。 想想那时候,一个暑季,惟有我家的枣令孩子们牵肠挂肚,除此再也没有别的果了。不像如今,有多种水果可以品尝。 现如今,左邻右舍的孩子还去我家的枣树底下游戏吗?还把那一颗颗小小的心悬在树上吗?我不知道了。 不过,对于我来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枣更味美的果了,且不从中医上去讲它含有什么成分,滋补什么的吧。 枣还是一种吉祥、喜庆的果,在我国的民俗里,“枣”者“早”也,人家娶媳妇的时候,床上要放一把枣,这叫“早生贵子”。 前几天,在图书馆翻阅《安徽日报》,见到家乡去年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我在北方,便如吃了家乡的一颗枣,心里蜜甜蜜甜的。 愿家乡的日子“早早”红火起来。 枣乡谈枣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鲁迅先生笔下所形容的单调。 然而,在中国大枣之乡行唐,你绝对不会产生如此单调的感觉。一踏进行唐,你便进入了枣树的世界。 从行唐县城出发,沿新阜公路一直向西北,不知不觉便进入了太行山区。成行连片的枣树,遮住了太行山的雄伟,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浩瀚无边的森海枣原。 每逢金秋时节,枣乡的山坳坡岭,路边村头,一株株、一片片的枣树,身披油绿碧叶,其间缀满了深红锃亮的大枣儿。近观枣树鲜亮浑圆的果实由绿转红,如翡翠似玛瑙,成串成簇,压得枣枝摇摇欲坠。 果红叶绿的枣行间,不时可看见一些男女枣农在欢快地劳作,歌声你唱我和、此起彼伏,正所谓“遍地繁枝垂玛瑙,四乡宠韵唱清平”。 唐代诗人刘长卿诗云:“行过大山过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清代无名氏的诗云:“春分一过是秋分,打枣声喧隔陇闻,三两人家十万树,田头房瘠晒红云”。 诗中所描写的就是枣乡秋季丰收的景象。那时,红枣的玛瑙红与碧绿的枝叶相映生辉,简直成了枣的海洋、枣的王国、枣的世界。 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枣,如玑似珠,更显得晶莹剔透。你会感觉到琳琅满目红枣的世界,这是一部活生生枣的栽培史、文化史、发展史,是一部溢彩流韵的枣的乐章。 红枣孕育着太行山风吹日晒的日子,枣的思想、枣的文化与当地的风物人情、民间乡俗水**融。枣文化作为文化现象,往往与枣树相伴而生。 这种衍生从不同层面、不同寓意、不同程度反映社会生活的人间万象。 早在《诗经》中就已有枣和棘(酸枣)之分的记载。 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古农书中,都把枣树列为果木之首。在几千年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枣树与枣乡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各种民间故事、佳话轶闻广为流传,较著名的有“许由植枣”、“何姑升仙”、“狄希酿造‘千日酒’”等。 传说隋大业初年(公元608年)有一苏姓女子才17岁,却得了一种怪病,面色苍白、浑身溃烂、干瘦如柴。 又逢大灾之年,家人多处求医,无法治愈。姑娘泪珠成行,几遇寻死,后来,她自己进入太行山中,见一株树上挂满了红色的果实,当时她又累又饿,摘下食之,食后便晕死过去。 三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貌美如花,变得比生前还水灵,浑身散发着阵阵香气。乡亲们见后,以为她已得道成仙,纷纷拜祭,后来听说姑娘是吃了一种野果后才出现的奇迹,于是乡亲们称红果为“圣果”。 故在当地,有“一日三枣、长生不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木本粮食,百药之引”、“门前一棵枣,红颜不显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等等这样的乡俗俚语。 枣乡人还把红枣作为美好甜蜜的象征。 对此,杨平同志在《枣乡漫话》一书中做了详尽的记载:“在枣乡,青年男女……。 9.关于枣子的诗词1、《又呈吴郎》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白话译文: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2、《国风·豳风·七月》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白话译文: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3,《百忧集行》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白话译文: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时能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 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 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 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4、《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宋·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白话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 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5、《杏园中枣树》唐·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 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白话译文: 人们都说在各种果树中,唯有枣树既平凡,又粗鄙。 树皮像开裂的冻手,树叶像细小的鼠耳。 它为什么没有自知之明,也来开花在这杏园里。 它怎能受到攀折赏玩,幸而没有遇到伤害摧毁。 在二月的曲江江边,各种花红得风光旖旎。 枣树也在它们中间,好像是嫫母对着西子。 春风对树木倒没有偏爱,它在温暖的吹拂下成长,从不停止。 眼见得树干将要合抱,得尽了生生不息的天理。 且让我传话给春游的客人,请回过头来细细注视。 您如喜爱绕指的柔软,听凭您去怜惜柳和杞。 您如追求悦目的美丽,它不敢去竞争桃和李。 可是您要造一辆大车,那车轮车轴的取材必须在此。 10.描写枣的句子唐代杜甫《百忧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 唐代白居易《杏园中枣树》: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拮柔,从君怜柳杞;君术悦月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一些。 宋代王安石又说: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宋代诗人刘克庄有“枣木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真”。 今人施蛰存有“书林喜发新财路,梨枣争开小品书”。 明人,揭轨《枣亭春晚》:“昨日花始开,今日花已满,倚树听嘤嘤,折花歌纂纂,美人浩无期,青春忽已晚;写尽锦笺长,烧残红烛短;日夕望江南,彩云天际处”。 清代诗人蒋诗的:“水田声里疑无路,枣树花香又一村”;又有儿歌唱道:“金花银叶片,端阳十里香”。枣乡氏谣:扛上长杆打红枣,对对姐妹对对笑。摘一颗鲜枣放入嘴中,真是,嚼去馨生齿,摘来露满林。宋代赵 的“枣熟房栊瞑,花妍院落明”。还有黄庭坚的“日颗暴千红玉软,风枝牵动绿罗鲜”。而唐代大诗人刘长郷的诗中:“行过大山过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现代诗人申爱萍的《秋,在红色梦里》:“……我们离得很近/因何迷茫,陌生,凝神/是一串串珍珠放光/是一丛丛玛瑙,溢彩/仿佛漫步葡萄园/千架枝藤/莫不是葡萄嫁接的新品种/一颗枣树,一蓬红伞/钻在树下一碰/飘一挂红瀑布/卷一场红色风/象似落英/砸得额头丝疼”。民间自古就有“一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的说法,西晋文学家傅 在《枣赋》中赞:“脆若嚼雪,甘如含蜜……全生卷气,服之如神”。东晋诗人陶渊明也有:“黄花复 实,食之寿命长”的诗句。宋代郭祥正也说:“甜出诸饧上,香居百果前”。半个世纪前诗人李木庵在延安留下的诗句:“长生果祝星云寿红枣汤过鲈腍鲜”。他在《延安思》中写道:“抛卷拨炉火,烤馍煮枣时,一灯寒夜里,此景暖人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