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女子吹笛”的诗词有哪些描写“女子吹笛”的诗词有 1.《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临顿儿》 年代: 清 作者: 吴伟业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骨。 欢乐居他乡,骨肉诚何益! 4.《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秦楼不见吹箫女, 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 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5.《虞美人·玉箫吹遍烟花路》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玉箫吹遍烟花路,小谢经年去。 更教谁画远山眉, 又是陌头风细、恼人时。 时光不解年年好,叶上秋声早。 可怜蝴蝶易分飞, 只有杏梁双燕、每来归。 2. 形容吹笛的成语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释义]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语出] 唐·柳宗元《寄许享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 [正音] 缕;不能读作“lóu”。 [辨形] 绝;不能写作“决”。 [近义] 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反义] 牢不可破 安如泰山 [用法] 多用于声音;也用于书信、情绪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①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代代有传人;~。 ②箫声袅袅;~。 3. 赞美笛子好看的语断好优美的诗歌,好优美的笛音,你们听到了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北谢碑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军行 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听胡人吹笛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晚携酒泛江 杜甫 清江白日落欲尽,复携美人登采舟。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 出塞 王之涣 [推荐] <br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姜(原字不会用五笔打)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上闻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姜(原字不会用五笔打)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宴边将 张乔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听笛歌 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上寂历江枫愁。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