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女子年龄大的诗句

1. 描写人年龄的诗句

您好:

年龄词语

少年:含苞欲放、豆蔻年华、纯真无邪、掌上明珠、乳臭味甘、聪明伶俐。

成年:青春年华、大展宏图、而立之年、年轻力壮、壮志满怀、仪表堂堂。

老年:饱经风霜、饱经沧桑、老眼昏花骨瘦如柴、古稀之年、年逾花甲。

婴儿:人初生 襁褓:0岁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30

不惑之年:40

知命之年:50

花甲之年:60

古稀之年:70

喜寿 77岁

耄耋之年:80

米寿 88岁

鲐背之年:90

白寿 99岁

期颐之年:100

年龄诗句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 形容女性年龄的词有哪些

形容女性年龄的词有豆蔻年华、破瓜之年、及笄年华、待字闺中、夭桃脓李、风韵犹存、徐娘半老、人老珠黄。

1、豆蔻年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òu kòu nián huá,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2、破瓜之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pò guā zhī nián,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两个八加起来是十六,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3、及笄年华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笄。”

4、人老珠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én lǎo zhū huáng,泛指人老了不中用。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5、半老徐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lǎo xú niáng,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

3. 形容女人五十多岁好看的诗句有哪些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以后基本没有什么特别专用来形容女子的年龄段的词语了。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50~60 在古诗词的岁月里,已经基本是忽略不计的年龄了,没有多少形容美好的词句了。

对现代社会来说,50岁,可以说是中青年,你就用一些泛泛的词句就好了,哪个女子嫌自己年轻呢?

不同的环境、地点、身份、。用不同的词句,要恰当,别太过,过犹不及。

比如;她刚好回头微笑——“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以套用,当然还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和具体环境。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词句形容赵雅芝这样60多的,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形容女人,应景就行了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多了去了,随便用吧

4. 古时形容女子年龄的词汇

金钗之年、豆蔻年华、及笄、碧玉年华、桃李年华。

一、金钗之年:[ jīn chāi zhī nián ]

释义: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二、豆蔻年华:dòu kòu nián huá

释义: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引证: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三、及笄 [ jí jī ]

释义: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引证: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译文:鲁老先生有一个爱女,年满15岁。

四、碧玉年华:[ bì yù nián huá ]

释义: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

出处:《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译文: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习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不是啊。瓜字破的为二八字,说他的乐队十六岁了。

五、桃李年华:[ táo lǐ nián huá ]

释义:20岁女子的代称。

出处: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译文:发誓要把太阳的效果,以不要留下桃李的耻辱,一个雪这句话,各种应酬雅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金钗之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豆蔻年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及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碧玉年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桃李年华

5. 女人年龄大还保持好身材的赞美诗句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28.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3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31.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32.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33.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34.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35.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36.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37.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38.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39.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40.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4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4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43.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44.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45.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46.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4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48.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49.荣曜秋菊,华茂春松50.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51.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52.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53.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54.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55.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56.其静若何,松生空谷57.其艳若何,霞映澄塘58.其神若何,月射寒江59.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6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1.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62.柔桡轻曼,妩媚纤弱63.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64.顾盼生辉,撩人心怀65.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66.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67.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6. 形容女人胸大诗句

一双明月贴胸前, 紫禁葡萄碧玉圆; 夫婿调酥绮窗下, 金茎几点露珠悬。

一团红玉下鸳幛, 睡眼朦胧酒力微; 皓腕高抬身宛转, 销魂双乳耸罗衣

水晶帘下恣窥张, 半臂才遮菽乳香; 姑射肌肤真似雪, 不容人尽已生凉。

融酥年纪好邵华, 春盎双峰玉有芽。 画槛横依平半截, 檀槽侧抱一边遮。

香浮欲软初寒露, 粉滴才圆未破瓜, 夹捧芳心应内热, 莫教清楚着单纱。

拥雪成峰,挼香作露,宛象双珠,想初逗芳髻,徐隆渐起,频拴红袜,似有仍无,菽发难描,鸡头莫比,秋水为神白玉肤,还知否?问此中滋味,可以醍醐。 衣解处堪图看,两点风姿信最都,似花蕊边傍微匀玳瑁,玉山高处,小缀珊瑚。浴罢先遮,裙松怕褪,背立银红喘未苏。谁消受,记阿候眠着,曾把郎呼

7. 形容女子年龄的词语

形容女子年龄的词语

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必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著名歌女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