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映社会现实的古诗句四句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2、唐代杜甫的《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译文:意思是豪门贵族家里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而道路上却暴露着冻饿致死的人的白骨。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情况。 4、唐代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5、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唐沈彬《吊边人》 译文:吊唁边塞打仗的亲人 ,边塞打仗的肃杀声不绝于耳野风都为之悲号 。圆月高悬家人望穿秋水仍然没有归去, 白骨累累已将边塞沙漠上的草给覆盖致使枯萎了, 但家人依旧给远在边塞的打仗亲人寄去御寒的衣服 。 2. 描写“社会”的诗句有哪些1、答杨尚书 唐代:柳棠 未向燕台逢厚礼,幸因社会接馀欢。 一鱼吃了终无愧,鹍化为鹏也不难。 2、戏柳棠 唐代:杨汝士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 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3、答杨尚书 唐代:柳棠 未向燕台逢厚礼,幸因社会接馀欢。 一鱼吃了终无愧,鲲化为鹏也不难。 4、戏柳棠 唐代:杨汝士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 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5、答杨尚书 唐代:柳棠 未向燕台逢厚礼,幸因社会接馀欢。 一鱼吃了终无愧,鲲化为鹏也不难。 3. 有什么比喻人现实的诗句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意思是:世事就像浮云一样,来去匆匆,不值得关心,不如自己把持身体颐养天年。 很有禅意。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梁园吟》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青松。----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 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韦庄《菩萨蛮》 人生何处似尊前!----欧阳修《浣溪沙》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赵师秀《薛氏瓜庐》 世路如今一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西江月》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酬张少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