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中关于老师的名句(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古时候的人大多为了完善自己而学,今天的人求学大多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学习者要努力加强修省躬行的自觉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解析: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有学问了。”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解析: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3、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译文解析:孔子说:“同学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 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4、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译文解析: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解析:颜渊感叹地说:“我的老师啊,他的学问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了。 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自己的才力,似乎有一个高高的东西立在我的前面。 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6、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解析: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不可诋毁的。 他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仲尼,就好比是日月,是无法逾越的。一个人即使想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伤害呢?只显出他不自量力罢了。” 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译文解析: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解析: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解析: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解析: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3.论语里有没有描写老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句子【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教:教育;类:类别。有两种解释: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 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其他教育观点:a)、“听其行而观其行”(强调实践的作用)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强调榜样的作用)c)、“以友辅仁”(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d)、“不迁怒不贰过”(强调受教育者端正态度的重要性,不要迁怒他人,知错能改)e)、“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严于律己)f)、“各因其材”(强调因材施教)。 4.论语中,赞扬老师尽职尽责的句子有哪些一、赞扬老师的句子: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二、简介:《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5.形容老师关爱学生的成语有哪些1、教学相长 拼音: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释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造句:"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2、循循善诱 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 释义: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造句: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 3、和风细雨 拼音:hé fēng xì yǔ 释义: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造句: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 我前进的勇气。 4、诲人不倦 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 释义: 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造句:学而不厌是我人生的乐趣,诲人不倦是我事业的追求。 5、教学相长 拼音: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释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造句: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形容老师关爱学生句子: 1、有些虽是小事,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让我们记住:一枝一叶 一世界! 2、今天下雨了,我没带伞。老师走到我身边,说:“我送你回家”。我回到家,老师衣服却 湿了半边。关于关爱学生的句子。 3、老师的爱我不敢轻视,因为她是伟大的,老师就像一只母鹰,而身为学生的我们就像一只 只刚出世幼鹰。 4、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洒下心血点点;润花蕾,育桃李,春华秋实,拳拳赤诚一片。 5、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老师是从心里爱着学生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很好的把自己的这份爱 心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总结我的经验是, 关爱学生不妨从一句话做起。 6.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的名言和诗句赞美老师的句子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 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桃李满天下”,是老师的荣耀。——值此日丽风清、秋实累累的园丁佳节,祝敬老师康乐如意,青春永葆。 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送给您。 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愿我这小溪的音乐,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