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翡翠的诗句1、《江都》唐 罗隐 原文: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 译文:在繁花似锦的楼台亭阁上捧着美丽动人的翡翠,看着天上的两排鸳鹭脚下踩着的似珍珠。 2、《杨柳枝二十韵》唐 白居易 原文: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 译文:风吹动身旁的丝带,双眉上贴着烟叶,嘴巴咬动樱桃就破碎了,头发似翡翠一样散落。 3、《柳州寄丈人周韶州》唐 柳宗元 原文: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译文:望韶州方面的梅岭,如藏在烟雾之中的翡翠,近看秋日的柳州河水,偶尔可见怪鱼鰅鳙浮上来。 4、《鹧鸪天·上元设醮》宋 张孝祥 原文:何人曾侍传柑宴,翡翠帘开识圣颜。 译文:有谁曾经在豪华的宴会上服侍过,就会知道当翡翠帘拉开就会看见贵人。 5、《鹧鸪天》宋 辛弃疾 原文: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 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2. 形容翡翠的美好诗句1、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 译文: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2、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思帝乡·云髻坠》唐代:韦庄 译文:残月西落,翡翠绣屏昏暗,更漏声依依倾诉,说尽人间天上事,相思深情只有相爱人心知。 3、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咏落梅》南北朝:谢朓 译文:她插一枝到云髻上,光彩胜过美玉翡翠。 4、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无题》唐代李商隐 译文:那女子的裙衩上绣着精致小巧的芙蓉花,翡翠钗如翠鸟尾上羽毛的形状。 5、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江都》唐 罗隐 译文:在繁花似锦的楼台亭阁上捧着美丽动人的翡翠,看着天上的两排鸳鹭脚下踩着的似珍珠。 3. 形容翡翠如意的美好词汇1 5 3 翡翠如意,造型百变。寓意美好,展现东方人士气质最好的饰品。与钻石等珠宝的浮华相比,低调而含蓄的翡翠如意无意是一种更加能象征吉祥的工艺品。‘如意’二字通俗易通,预示着做什么事情或者想要得到什么东西都能狗如愿以偿,虽简单朴素,却道出了人们心底的声音,也吧如意最真切的寓意表达出来,给人们在健康、学习生活、婚姻爱情、事业等带来好运。其寓意可以分为: 6 8 6 8 学业-我们都知道翡翠 是极具灵气的,可以起到凝神静气的作用,加上翡翠如意线条简单流畅明了,饱满清新,就好像学生对待学习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学生配到翡翠如意可以再翡翠的灵气和如意的吉祥寓意下学业有成、学业顺畅如意。 事业-翡翠如意呈灵芝或云型,之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是因为陪带翡翠如意,不仅是权力的象征,寓意着做什么事都可以如愿以偿,在事业上给人们心理作用起到暗示的作用,令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万事如意,节节高升。 婚姻爱情-翡翠鸳鸯如意在玉雕师的精湛技艺下,可谓是首尾相连,有始有终,就好像婚姻爱情里相爱的两个人至始至终都相伴在一起,互赠翡翠如意可以保佑你们的婚姻爱情甜甜蜜蜜、忠贞不渝,婚姻爱情自然也就事事如意。 健康-翡翠福寿如意的设计以祥云造型为主,玉石便赋予了吉祥驱邪的寓意。加上翡翠富有灵气,可以使佩戴者身心舒缓,心情愉悦,自然也就健健康康,吉祥如意。 生活-翡翠人生如意之所以被称为如意。是因为可以使拥有它的主人事事如意,把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每天生活开开心心,称心如意。 7 8 2 5 4. 形容如意的诗句江上春叹(岑参) 腊月江上暖,南桥新柳枝。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 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 某窃慕东坡以铁拄杖为乐全生日之寿今以大铜(陈与义) 要学东坡寿乐全,此瓶端合供儒先。 铁如意畔无忧畏,玉唾壶傍耐岁年。 项似董宣真是强,腹如边孝故应便。 与公剩贮为霖水,不羡宫门承露仙。 夏夜(陈与义) 闲弄玉如意,天河白练横。 时无李供奉,谁识谢宣城。 两鹤翻明月,孤松立快晴。 南阳半年客,此夜满怀清。 5. 形容翡翠的诗句1、《无题》——唐代李商隐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译文:那女子的裙衩上绣着精致小巧的芙蓉花,翡翠钗如翠鸟尾上羽毛的形状。 2、《醉蓬莱·寿郁梅野》——宋代伍梅城 翡翠屏间,琉璃帘下,彩衣明媚。 译文:翡翠屏风,琉璃帘幕遮挡曼妙身姿,换上一身鲜艳的新衣。 3、《柳州寄丈人周韶州》——唐代柳宗元 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译文:遥望韶州方面的梅岭,如藏在烟雾之中的翡翠,近看秋日的柳州河水,偶尔可见怪鱼鰅鳙浮上来。 4、《杨柳枝二十韵》——唐代白居易 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 译文:小嘴张开就像绽破的樱桃,低低的云鬓上悬挂着翡翠发饰。 5、《江都》——唐代罗隐 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 译文:在繁花似锦的楼台亭阁上捧着美丽动人的翡翠,看着天上的两排鸳鹭脚下踩着的似珍珠。 6、《杂曲歌辞·远别离二首》——唐代令狐楚 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 译文:闪着玳瑁光泽的鸳鸯鞋,金子点缀的翡翠簪子。 6. 形容翡翠的美好诗句1、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 译文: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2、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思帝乡·云髻坠》唐代:韦庄 译文:残月西落,翡翠绣屏昏暗,更漏声依依倾诉,说尽人间天上事,相思深情只有相爱人心知。 3、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咏落梅》南北朝:谢朓 译文:她插一枝到云髻上,光彩胜过美玉翡翠。 4、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无题》唐代李商隐 译文:那女子的裙衩上绣着精致小巧的芙蓉花,翡翠钗如翠鸟尾上羽毛的形状。 5、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江都》唐 罗隐 译文:在繁花似锦的楼台亭阁上捧着美丽动人的翡翠,看着天上的两排鸳鹭脚下踩着的似珍珠。 7. 谁知道带“如意”的诗句带如意的诗句: 感皇恩 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感皇恩唐教坊曲名。感皇恩: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陈旸《乐书》:祥符中,诸工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曲有双调《感皇恩》。《金词》注:大石调;《中原音韵》注:南吕宫。党怀英词,名《叠萝花》。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如意,旧时汉族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如意的寓意: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作为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汉族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佛僧讲经时,常用“如意”作随身携带的道具。清代,“如意”在宫廷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如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有“如意”,以颐神养性,兆示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秋元旦时节,都需要臣下敬献数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可见,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宫廷礼仪、汉族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如意”最广泛的讲法是由“笏”发展而来的,就是朝臣上朝用以记事的笔记本,为了增加美观便在上面绘上祥云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时光冉冉,许多历史上盛行的玉器饰品(包括翡翠饰品)如玉簪、玉钗、龙钩、顶戴、板指、玉带、扁方、香囊等等,在如今大众化的珠宝消费市场上已基本绝迹,只有在文物店、古玩店或古玩市场中还或许能见到这些饰物,但如意却能够穿越历史被人们接受并流传下来,受到了当代人们的普遍欣赏,成为雅俗共赏,雅俗乐用的饰品。如今在北京,广东四平、揭阳、河南南阳,镇平以及扬州等地,仍有不少玉雕工艺师运用翡翠、和田玉、独山玉等制作各种造型的如意雕件。 /link?url=WD7WM492b7SrFZ95XylRPHNA1V9ovkj46bZzEKtn1gPM4MBDqqHQ7xftGXEEtxocJmifpvpSf1SyXGVVU3CiNK 8. 描写“翡翠”的诗句有哪些1.《翡翠》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清晨有珍禽,翩翩下鱼梁。 其形不盈握,毛羽鲜且光。 天人裁碧霞,为尔缝衣裳。 晶荧炫我目,非世之青黄。 爱之坐良久,常恐瞥尔翔。 忽然投清漪,得食如针铓。 如是者三四,厌饫已一肮。 既饱且自嬉,翻身度回塘。 飞鸣逐佳匹,相和音琅琅。 是晓凫与雁,狼藉岛屿旁。 满腹酿腥秽,纷纷晒晴阳。 鹙鶬最粗恶,嘴大脚胫长。 入水捕蛇鱓,淤泥亦衔将。 想其见尔时,一啄亦尔伤。 其心肯谓尔,被体凝华章。 劝尔慎所止,好丑难同乡。 清溪多纤鲜,亦足充尔肠。 江海深且阔,所获未可量。 尔当事澡刷,帝囿参鸾凰。 2.《翡翠岩》 年代: 唐 作者: 赵嘏 芙蓉幕里千场醉,翡翠岩前半日闲。 惆怅晋朝人不到,谢公抛力上东山。 3.《减字木兰花·谁将翡翠》 年代: 宋 作者: 李处全 谁将翡翠。闲屑黄金摅巧思。缀就花钿。飞上秋云入鬓蝉。一枝斜倚。披拂香风多少意。午镜重匀。娇额妆成宫样新。 4.《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5.《鹧鸪天·浓紫深红一画图》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浓紫深红一画图。中间更著玉盘盂。 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 香潋滟,锦模糊。主人长得醉工夫。 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