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订婚的诗词一、贺订婚诗 1、同学同乡兼同志,两姓联姻喜订亲,一事预先知必定,将来多子又多孙。 2、婚到一平慰向平,况兼佳耦自天成,迎亲吉日祈招我,共饮醇醪酒百罂。 3、德门应卜好音来,月老传书带笑开,吐凤绍求称济美,乘龙吟絮偶清才。 4、喜看联驻宜家室,伫待归程做栋材,愿了向平昌史乘,阿翁应备合欢杯。 二、贺结婚诗 5、佳期正值小阳春,风暖华堂拥玉人,应是三生缘夙定,漫教相敬竟如宾。 6、红毹拥出态娇妍,璧合珠联看并肩,福慧人间君占尽,鸳鸯修到傲神仙。 7、个郎早岁盛才华,彩笔群推是大家,若向妆台调粉黛,画眉深浅漫轻夸。 8、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花烛洞房亲结吻,春宵一刻胜千金。 9、平平仄仄缔良缘,恋爱情丝自早牵,海石山盟皆缱绻,相亲相敬乐绵绵。 10、结婚重负百年连,相让和谐更爱坚,好合良俦无尽福,兴家立业出人前。 11、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彩线牵,春色无边花富贵,郎情妾意俩缠绵。 12、景星焕彩耀闺房,吉日佳辰合卺觞,宝眷情欢鱼得水,月圆花好配天长。 13、新诗此日熊 林,交拜成双喜不禁,画的青山眉样好,百年有结是同心。 14、仁宅莺迁鸾凤舞,欣逢吉日与良时,陇西得厚承天佑,福禄骈臻献祝词。 15、三生缘缔海之东,两筱无猜志亦同,事业鸿基今奠定,荣华富贵日如中。 16、梅花点额艳新妆,珠玉双辉暖洞房,料得明年如此日,也应鸡酒约同尝。 17、福慧前修得妇贤,好将良玉种蓝田,桃源路接天台路,缔得今生美满缘。 18、美誉鲲南翰墨香,月明光耀读书堂, O君O女乾坤定,宜室宜家五世昌。 19、景自三阳汤 有光,堂开五福礼牵羊,唱随共效于飞乐,佩王鸣鸾百世昌。 2. 形容婚嫁的诗句1、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花烛洞房亲结吻,春宵一刻胜千金。 2、嘉偶天成拜玉堂,争看娇女配仙郎,尊前合成调鹦鹉,台上吹箫引凤凰; 华月团圆除宝扇,香云袅娜斗新妆,因风传语张京兆,日画春山几许长。 3、筵开吉席醉琼觞,华国楼头鸾凤翔,印证同心临绮阁,影传笑吻粲兰房; 吹箫恰喜追萧史,举案堪欣媲孟光,诗咏关雎今夕祝,三生石上契情长。 4、燕尔新婚正妙年,亲朋争说好姻缘,珠联璧合情如蜜,海警山盟石比坚; 妯娌融和娴姆训,姑嫜待奉见心虔,无边哲理曾研透,再习人伦第一篇。 3. 形容订婚的成语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指腹裁襟——指腹:指双方父母为腹中的婴儿预订婚姻;裁襟:指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将衣襟裁为两幅,各执上方作为凭证。指从小订婚。 指腹割衿——指腹:指双方父母为腹中的婴儿预订婚姻;割衿:指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将衣襟裁为两幅,各执上方作为凭证。指从小订婚。 4. 关于礼记的诗句“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歌德:《亲和力》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书信集》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奥维:《名人名言录》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