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家的诗句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2.被感动的句子看一篇文章吧 爸爸的遗书 可爱的女儿: 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来。 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躲好久好久。 你先不要找,等你十四岁(还要吃完十次生日蛋糕)的时候,再问妈妈,爸爸躲在哪里,好不好? 爸爸要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爸,对不对? 不过,爸爸不能随便跑出来,不然就输了。 如果还是很想爸爸,爸爸就会变魔法出现。 因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现,所以不犯规,爸爸不算输。 爸爸的魔法是:趁你睡觉的时候,跑到你的梦里大玩游戏;在你画图话爸爸的时候,不管好不好看,你觉得是爸爸,就是爸爸;当你拿爸爸的照片看时,爸爸也在偷偷地看着你。 。 要记得,爸爸一直都陪着你!你已经是四岁的大姐姐了。 爸爸要拜托你一见事,要你照顾和孝顺爷爷,奶奶和妈妈,看你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有多好,妈妈会告诉你的。 爸爸猜想,我们这次玩捉迷藏要玩这么久,爷爷,奶奶和妈妈有时候看不见爸爸,他们一定会偷哭。 偷哭就是犯规,就是失败。 他们偷哭,你就要逗他们笑,不然游戏输了以后,他们一定哭得更厉害了。 好不好,宝贝?我们是同一国的,来比赛看你厉害,还是爸爸厉害? 准备好了吗?比赛就要开始了! 你亲爱的爸爸 。 3.【那一次我真的感动了诗歌】那一次,我真感动 七(2)班张黎 来到一个新的校园,面对陌生的一切,我心里产生了恐惧,真怕“天有不测风云”.可事情就是很奇怪,你越怕它就越会发生,不过…… 开学第二天,下着倾盆大雨,一点儿也没有喜气洋洋的气氛.我带着害怕的心理,骑着自行车往校园骑去.眼看就要到学校了,可我却摔了一跤,膝盖也磕破了,不停地流着血,像一条红色的小溪.自行车也没出息地倒在一旁,大雨无情地打落在我身上,我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十分狼狈,我无助地哭了,雨水夹着泪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着,也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了. 我一边慢慢地爬起来,一边拾地上已经被淋湿了的新书.正当我感到天昏地暗,想放弃一切,回头跑回家的时候,一只大手扶住了我,有一把温柔的声音在头上响起:“小心点,我扶你进来吧!”原来是一位初三的大姐姐.她是那么的高大,那般的美丽,仿佛一位天使.同时大姐姐的行动也感动了许多人,许多好心的哥哥姐姐都来帮助我:有的帮大姐姐一起扶起我;有的帮我拾书;有的帮我扶车;还有的打着伞帮我遮雨.一股暖流在我的胸膛里流着,多么温暖啊!在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地地方,却有着这么多的热心人,让我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 他们把我扶到屋檐下避雨,有的帮我擦雨水,有的还拿出自己的药来帮我涂药.大姐姐在一旁轻声地说:“忍着点,一会就好.”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的轻柔,像一支治愈心灵创伤的仙丹灵药,在愈合着我的内心的伤口.他们像我的亲人一样对待我,直到把我背到教室里的座位上,他们才渐渐离去,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真舍不得啊!他们只是毫不认识、毫不相关的人,却为了一个渺小的我,这样付出,泪水在我的眼眶里转动着,我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哭进来.这次不是害怕、无助,而是开心、感动.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集体,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善良、那么的友好、那么的乐于助人.我爱这个集体,它仿佛是我的第二个家. 那一次,我真的很感动,面对一个毫不认识的人,他们不是置之不理,而是那么热心.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面,我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他们就像雷锋,一群乐于奉献、默默无闻的人. 通过这件事情,我学到了他们的高尚的品质,我要把他们的优秀品质,传播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点评:故事情节安排合理,人物形象丰富,描写生动. 夏天,我和父母来到湖糖的外婆家拜访,一住就是一个星期.我的外婆家住在市郊,四周都是农田. 夜深了,那是一个普通的夏日夜晚,十分闷热,蝉依旧不知疲倦地唱着歌.农舍里设施简陋,我热得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于是我爬了起来,走到窗前,向外望着.这时,一阵轻微的响声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白色的影子猛地窜进了对门王大妈家的院子里.我定神一看,原来是一只流浪猫,它白色的皮毛上沾着垃圾和灰尘,让我看着恶心.它骨瘦如柴,往四周看了看,一切正常!白猫转过身,向草丛中轻轻地唤了一声.立刻,一只更小的脑袋探了出来,呵,这原来是一只带了幼猫的母猫. 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小猫兴奋地向白猫爬过去,蹑手蹑脚.白猫带着小猫向他们的目标走去——一块挂在院子里的熏肉.它走得很慢,它在等着小猫,还不时地东张西望,耳朵警惕地向四面八方转动,遇到危险随时撤退.真是可恶的偷肉贼!白猫母子已经来到熏肉下,可肉挂得太高了.白猫摇摇晃晃地用后脚站了起来,用前脚去抓肉.但小猫等不及了,它太饿了,眼看着有美味的食物却吃不到,急地叫了起来.就在肉掉下来的一刹那,叫声惊醒了院子里的大花狗.狗冲了过来,愤怒地吠叫着,但白猫没有逃跑.它为什么不逃呢?正当我纳闷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它还有孩子.它不能丢下自己的孩子,它必须保护小猫. 一场恶战就要爆发了!一方是身躯高大的花狗,另一方是为保护幼子而不惜自己生命的母猫!白猫对花狗怒目而视,它的毛高耸着,低声咆哮着,花狗则朝它扑了过去.白猫灵巧地躲过了,展开了反击.与此同时,小猫叼着一小块碎肉慢慢地往回爬.白猫的眼中闪露着一丝从未有过的凶光,它瘦小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勇敢地挡在了花狗与小猫之间,挡住了花狗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孩子是它的全部,它必须拼死保护小猫!突然母猫以花狗猝不及防的速度在狗的鼻子上猛抓了一把!花狗用爪子护住鼻子在地上痛苦地翻滚,而小猫已经消失在那片阴影中了. 母猫完成了任务,它拖着疲惫的流着血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消失在夜色中.那一刻,我被感动了!花狗几乎是母猫的一倍大,但它失败了,在深厚的母爱前失败了.那一次,我被母猫的机灵勇敢感动着,被母猫对孩子的伟大母爱感动了,被天下所有的母亲对孩子的无私的爱而感动!我忽然想起来我的妈妈也无时无刻地关怀我,遇到危险会来保护我.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有着伟大的母爱 有一天晚上,我看了江苏电视台节目:一个山区小女孩生下来就被抛弃了,一个哑巴光棍收养了她.十七岁那年,她养父出了一次车祸,她怀着仇恨的心情去找生父要钱救养父.可是到那儿一看,她惊呆了,生父家里比养父家还要穷,真正是家徒四壁,姐姐被贫困逼得自杀了,妈妈淹死了,一个可怜的弟弟也辍学了.但她没有退却,勇敢。 4.关于家的优美句子家是温馨的港湾,容纳漂泊的灵魂;家是如 伞的大树,遮挡酷夏的骄阳;家是清凉的雨丝,拂去疲惫的征尘;家是永远的牵挂,珍藏幸福的存根。 父爱是山,成就我一生的坚强;父爱是水,教会我柔韧的性格;父爱是海,养成我宽阔的胸怀。父爱是土,长成我这棵参天大树。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 《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在匆匆赶路,此刻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地――家。 出门在外,家是“蝴蝶梦中家万里”的那份思念,归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里庭缩”的那种急迫;久别归来,家是“审容膝之易安”的那种舒适。 无论身在何处,与家的距离都近在咫尺。 因为家是慈母手中的线。在你临行之前已密密地缝在身上。 不管离家多远。家的感觉总是那么温暖,那充满着母亲的叮嘱父亲的关切,永远不会忘记。 归心似箭,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其实归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变成一束光,千里之遥转瞬即至,越要到家的时候,这种感觉越强烈,直到踏进家门才会慢慢褪去。 那首经典的萨克斯曲《回家》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它的产生正是由于作家深夜回家时发现母亲还坐在沙发上等他归来,真情涌动于是写成了这经典之作。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听《回家》,你会强烈地感到家的温暖以及家中亲人的牵挂,思乡之情从心底慢慢升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使着你赶回家,这便是它的神奇所在,也是家的神奇所在。 耳边似乎想起李后主国破家亡后的感叹:“千里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也只能“梦里不知客”,无家可归或者有家而不能回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正因为有了“人家”,上面的一系列景物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家是心之所至,心在哪,哪便是家。 有了家才有了一切。家是生活之源泉,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便是家。 离家、想家、回家,人们经常重复着这件事。但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枯燥。 不管我们离家多远,对家的那份牵挂都会把我们带回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悠扬的萨克斯再度想起时,我不禁自问:“何时回家?”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 家,故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长大了,总要离家这时的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蒙上眼帘的一层雾。 冬去春来,万物苏醒,大地暖融融的,人们的装束变得丰富多彩了,不像冬天那样穿着厚厚的帽子和围脖,穿着笨重的大衣,人们都换成色彩鲜艳的衣裳,你看大街上,乡村中,人们穿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裙子、衬衫,把整个城市装扮得更加美丽。 阵阵春风吹过大地,大地变绿了;吹过大树,树叶轻轻摇动,好像在跳舞;吹过小河,河水在欢腾地歌唱。 春天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天空晴朗。太阳已经升高,也更加温暖了。 它的万道金光愉快地亲吻着万物,亲吻着我们的面颊,那么温柔,那么亲切,就像是妈妈爱抚儿女一样温柔敦厚! 春风里桃花红,杏花白,柳叶青,到处生机勃勃,春风把春意插在了人们的心里,你看:风雪无情人有情团结抗击暴风雪的场景是多么动人,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是多么及时,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伯伯正在播种,农村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可爱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愉快和欢乐,带来了希望与祝福!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 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 5.与家有关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香雾云鬓时,清辉玉臂寒”的诗句来写家中美貌的妻子(杜妻是否真的美貌并无关紧要)思念自己而不顾天晚霜寒,进而把自己对加深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更加深切感人 李商隐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6.和家有关的诗句《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满庭芳·诗礼传家》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惟君宽厚,无较短论长。且自深居简出,清闲处、管甚炎凉。年未老,方逾强仕,家富更平康。秋声,风欲作,蓂留一荚,伏暑将藏。大贤初度日,对此称觞。叹凤帏虽冷落,喜御兰、得宠专房。见说宁馨少长,螟雏箕、学更高强。得闲趣,山中宰相,何必事侯王。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7.感人的诗词你好! 《相知用心,相爱用情》 人如花 一生匆匆而过 不要等到你凋落的时候才去眷恋天空,眷恋蝴蝶 爱情是短暂的,但却是美丽的 该追求的就去追求吧 不要留给自己遗憾,不要让自己美丽的花朵枯萎 人生就象一列急驰的火车, 机遇和缘分会让许多素昧平生的乘客, 在旅途中相遇、相识、相交、相知。 多变的人生,生活的缤纷 构成一幅流动的风景。 人生如花,就让那花永远微笑着, 在人海中淡淡地绽放,播撒她的芬芳。 夜,静悄悄, 风,轻悠悠躲在树后屏息倾听。 它听见了我的心跳。 我不知道,是不是春天已悄悄地来到。 当我激越地迎接时,脚步却迟疑了。 多少个黑夜,我不停扪心自问? 不知我的心在为谁心跳。也不知为什么? 我变得那样的不宁,那样的易于怀想 自从在茫茫网海中与你相识, 你的名字就镌刻在我的心中。 你是春天温情又柔和的风, 轻轻地吹到了我的怀中, 把我的心吹动。 在我温柔的梦乡里,你是一泓清洌的山泉, 在我起伏的山岗上淙淙地淌过。 我居然无法让你作分秒的停留 但愿你的明眸能洞穿我屏蔽的思绪; 愿你深藏的壑思,能读解我心波澜不兴的涟漪, 并能接纳我如莲般盛开的心事…… 人生的年轮上镌刻着许多酸甜苦辣的感情, 而感情是生命在世界上存在的支撑点。 真挚的情感是最美丽的。 一个小小的问候,一份深深的怀念, 一片浓浓的情意,一次甜甜的回忆。 我每天都在静静地期盼着你的佳音, 等候着你的到来。 记得在那默默的瞬间,你悄悄地把我的心拿走。 从此,热血沸腾的心就交给了你 但愿你能领略我心中的芬芳,直到永远 黑夜,象是一张永远也无法穿透的网。 当我沉寂已久的心, 常常掀起一阵折腾的喧响和伴生的烦恼时, 我最渴望的,你能变成一张网, 把我迷失在水里的心捞起。 静谧的天宇,每颗星都有自已的轨迹, 愿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已的最佳位置, 心目中的世界也许会变得和谐而安宁。 我已习惯把自已的心思写成片片飞鸿, 我相信,当这飞鸿到达彼岸的时候, 另一颗善良的心, 一定会给我最真挚、最深情的祝福。 你用心灵,弹拔着我的心弦。 我听到我的心在爱情里荡漾, 我听到了人类最美的旋律…… 我会用彩云编织美丽缱绻的梦境, 汇成一首诗篇,朝朝暮暮伴随你,祝福你。 让我们天各一方, 默默地回想那些流逝的美好时辰。 无论天涯海角,请记住,还有一个我, 在默默地思念着你。 。 8.家的描写家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 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 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 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 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 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 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 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 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 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 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 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 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 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 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 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 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 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 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 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 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 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 诗中的“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