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心胸宽广不拘小节坦荡洒脱的诗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日行千里的志向;英雄虽然年迈,但仍胸怀壮志。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我的雄心壮志并没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退,死了以后还可以作鬼中的强者,继续和敌人搏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古代想要成大事的人 ,不光是有着超越世人的才华 ,还要有着坚持到底的志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林则徐) 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 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 有容乃大,出自《尚书》。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荆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 (张献忠《七杀诗》) 拓展资料不拘小节,汉语成语。 拼音:bù jū xiǎo jié, 意思是指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亦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胸怀,指一个人的胸襟,气度。博**怀。 拼音:xiōng huái 古有《聊斋志异·促织》:“隐中胸怀。”汉 王充《论衡·别通》:“故夫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大,故其於道术无所不包。”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2.有关“不俱失败”的古诗句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近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3.关于不俱失败的诗句 带有出处的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海燕》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老人与海》 总不希望摆在眼前的就是事实 把我所有的美丽梦幻读给击碎 流着泪的眼睛开始哀怨世界的不公 但不受伤就能成功的又能有谁 不能注定生命永远都是注定失败 曾经的骄傲和自满一去不回 奋发图强把生命重新铺展 尽管风霜学雨抽打我伤痕累累 不屈的精神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用坚强和信心为自己擦干脸上的泪 挣扎着从泥泞坎坷的路上重新起步 决不能再去重品曾经心碎的滋味 年轻的生命不惧失败 拥抱梦想让我们展翅腾飞 上帝会给坚强的人一百个信心 生命一定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落叶无恨经历挫折——欧阳影月人人都会经历挫折,最重要的是,经历挫择后、跌倒后,是否能重新站起来。 人生就像拍戏,有时顺利,有时困难。能否克服,全靠你自己。不能指望别人,只能靠自己。 当你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应该为自己鼓掌,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你战胜了困难。 不仅要战胜困难,更应该战胜你自己。 不要为一些困难阻止你前进的脚步。 前进的脚步,不应该停下,不应该止步。 应该马不停蹄的前进, 永远不该停下来, 永远永远 有时候,不仅要战胜困难 也要学着与困难和解 比如,学自行车, 车快要倒了, 这时你越扭转车头, 你越容易摔跤。 如果,你顺着它, 自行车马上就平衡了。 所以,我们有时 也要学着与困难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