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安静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 描写安静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安静的诗句有: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译文: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译文: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 3. 描写环境安静的诗句有一、诗句: 王维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李白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杜甫 --《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韦应物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山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简介: 1、《柴鹿》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寨),是辋川的地名。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2、《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3、《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4. 表达“安静”的诗句有哪些1、《道无情 老年退居沁郡,奉诏还燕京大长春宫》 年代: 元 作者: 尹志平 十月小春时令。万物归根安静。独我水云间。过东山。直指古燕无定。老也敢违天命。回首望终南。再来参。 2、《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 年代: 元 作者: 王惟一 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但诚一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纵。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寂然安静到鸿蒙。四象五行无用。 3、《偈颂四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普宁 近得远来口传信,报道年来颇安静。 唯有太白瑞岩翁,撞破虚空有杂碎。 惊起西川大蓬山上石女泪双垂,引得扶桑巨福山中木人空叹息。 同饮龙渊无义水,手足义重如胶漆。 断弦安得鸾胶续。 4、《水调歌头·与蜀有缘法》 年代: 宋 作者: 京镗 与蜀有缘法,见我眼俱青。征车到处,弦管无限作离声。自笑四年留滞,漫说三边安静,分阃愧长城。一念天地阔,万事羽毛轻。 欲归去,诗入社,酒寻盟。骎骎双鬓,老矣只觉壮心惊。虽是东西惟命,已断行藏在己,何必问君平。举似铜梁守,怀抱好同倾。 5、《醉蓬莱·正香茱试紫》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正香茱试紫,嫩菊敷黄,九秋佳致。峻岳生申,运启千龄瑞。玉宇澄清,金盘沆瀣,融结锺冲粹。地位须还,粉垣薇省,木天蓬秘。锦政慈祥,琴堂安静,万里丰年,一同和气。斗大雷封,难久蒙私惠。半刺平分,剡书交上,逸驾开骅骥。来岁称觞,人归清禁,班联丹陛。 6、《绛都春·天然省悟》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天然省悟,此一遇转增,清凉尤憬。定里铅汞结就,都缘壬逢丙。元初面目成琼颈。返照长生安静。速令归去,前程已许,久通坚永。好景。光传焕炳。见空外万门道,银霞齐整。渐渐近来,相接相迎,须臾顷。蓬莱路阐神仙境。有个金童邀请。谨持玉诏,亲教害风受领 7、《沁园春 牧》 年代: 元 作者: 王* 赤脚蓬头,蓑衣*箬笠,随处安然。守无角牛儿,不离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常在家山,匀调水草,拗性之时着一鞭。牧回处,看辽天鼻孔,软索低牵。闲来渴饮灵泉。把短笛横吹下岭前。喜牛儿安静,清风凉彻,放开心地,万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满前村水满川。真消息,有世人问我,起手擎拳。 8、《起晚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地偏身饱闲,秋爽睡殊美。 老鸡每愧渠,三唱呼未起。 厨人罢晨汲,童子愁屣履。 惰慵虽可嘲,安静良足喜。 心空梦亦少,酣枕甘若醴。 不学多事人,南柯豪众蚁。 9、《练裙带诗》 年代: 宋 作者: 韩希孟 死狗莫系尾,此行当系颈。 即日辞陛下,尽敌心欲逞。 陈桥忽兵变,不得守箕颍。 禅让法尧舜,民物普安静。 10、《题文州安静堂》 年代: 宋 作者: 吕宜之 峡束秋空一线青,万山深处长官厅。 此常虚旷无馀物,面面为开碧玉屏。 5. 形容安静的四字词语形容安静的四字词语有:一、鸦默雀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1.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没有一点声息。2. 【出自】: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3. 【示例】:贺老师说完了,三个人~地戳在路灯底下。 ◎陈建功《找乐》第五章二、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1. 【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2. 【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3. 【示例】:这时~,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邹韬奋《我的母亲》三、寂然无声 [ jì rán wú shēng ] 1. 【解释】:寂静没有声音。 2. 【出自】:《淮南子·泰族训》:“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3. 【示例】: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四、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1.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2.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3. 【示例】: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五、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1. 【解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 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2.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6. 描写安静的句子同学们异常的安静,我听到老师手表微弱嘀嗒声 .夜静得像一潭水,似乎所有的生灵都已经睡了,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静谧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郎.黑色笼罩了一切房屋,月色朦胧,树影婆娑,风儿轻轻,吹拂着群星那晶亮的脸庞.会场非常安静",我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周围的人好像的定住了,甚至没有听见他们的呼吸.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只苍蝇,嗡嗡吵得我心烦意乱,伸手啪的一掌.赶紧收回手,好像所有人都盯住我,认为我打破了这安静,我一怔,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实在太静了!中午,阅览室非常安静,犹如没有人在一样.时报广场像黄昏时的草地一样安静.周围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仿佛一个动作就能将这平静击破.。 7. 形容幽静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