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外出求学的诗句

1. 古人父母送儿出门求学的诗词

1、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王世贞

3、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佚名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窦娥冤 《窦娥冤》

5、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杂诗》

6、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欧阳修《采桑子》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劝学》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汉乐府《长歌行》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10、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2. 描述离家去求学的古诗词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3. 形容外出求学的词语有哪些

1. 牛角挂书[niú jiǎo guà shū]

比喻读书勤奋。

2. 映月读书[yìng yuè dú shū]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3.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4.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形容刻苦学习。

5. 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6. 凿壁借光[záo bì jiè guāng]

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7.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8. 笃学不倦[dǔ xué bù juàn]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9. 勤学苦练[qín xué kǔ liàn]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0. 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g]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4. 描写求学的诗句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1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1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陈寿1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1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2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2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2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6、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颜之推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30、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韩愈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3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34、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3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3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3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3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3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朱用纯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4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4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45、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46、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黄庭坚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48、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欧阳修4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5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5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5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关于学习的诗句5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5. 形容求学的诗句

唐·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唐·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北宋·秦观《秋日》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清·赵翼《论诗》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 关于外出求学的成语

留学 [liú xué]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到外国学习或研究

百科释义

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几年)。这些人被称为“留学生”。在中国大陆,学生把前往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学习也称为留学,这是由于这些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美国等国家组织的一类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英文名字“Study abroad”直译也为留学,请参见海外研修(中国大陆称为海外交流)

7. 形容“要学习”的诗句有哪些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人立志的。《神童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宋•真宗《劝学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王安石《劝学文》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4、少而不学,老而不识。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魏晋·傅玄《杂诗》

7、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8、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9、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10、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1、要想写得好,必须肯动脑。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5、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1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