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中摧枯拉朽灼烧之的句子汉乐府《有所思》有所思①,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②?双珠瑇瑁簪③,用玉绍缭之④。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⑤。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⑥!鸡鸣狗吠⑦,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⑧!秋风肃肃晨风飔⑨,东方须臾高知之⑩。 注释】①有所思:指她所思念的那个人。 ②何用:何以。问遗(wèi慰):“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的联语。 ③瑇瑁(dài mào代冒):即玳瑁,是一种龟类动物,其甲壳光滑而多文采,可制装饰品。簪:古人用以连接发髻和冠的首饰,簪身横穿髻上,两端露出冠外,下缀白珠。 ④绍缭:犹“缭绕”,缠绕。 ⑤拉杂:堆集。 这句是说,听说情人另有所爱了,就把原拟赠送给他的替、玉、双珠堆集在一块砸碎,烧掉。 ⑥相思与君绝:与君断绝相思。 ⑦鸡鸣狗吠:犹言“惊动鸡狗”。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 ⑧妃(bēi)呼豨(xū xī):妃,训为“悲”,呼豨,训为“歔欷”。 ⑨肃肃:飕飕,风声。 晨风飔(sī思):据闻一多《乐府诗笺》说:晨风,就是雄鸡,雉鸡常晨鸣求偶。飔当为“思”,是“恋慕”的意思。 一说,“晨风飔”,晨风凉。 ⑩须臾:不一会儿。 高:是“皜”、“皓”的假借字,白。“东方高”,日出东方亮。 这二句是说在秋风飕飕的清晨,听到晨风鸟求偶的鸣叫,我的心更烦乱了,太阳是会察知我的心的纯洁无瑕。 【赏析】 这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 (《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 开头五句写其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 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问遗(wèi),犹言赠与。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瑇瑁簪”。 “瑇瑁簪”,即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那花纹美观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谓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 这在当时可谓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更见美观(绍缭,缠绕之意)。 单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和分量了。这几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已言简意丰,情调复缠绵悱恻。 试看汉末繁钦《定情诗》中“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分明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此亦正可发明本诗“何用”三句意蕴之妙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滟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爱情的指针突然发生偏转,“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出了这场风波及其严重后果: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雳!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 “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 “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弩之末。盖“相思”乃长期的感情积淀,而“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二者本属对立而难统一,故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 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鸡鸣狗吠”“喻风声布闻。” (《诗比兴笺》)《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 此处亦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乱终弃的严重后果,自然使她不无顾虑和动摇。 何况那“鸡鸣狗吠”中幽会的柔情蜜意时刻,仍然顽固地在牵动着她那旧日的缕缕情思,使她依依难舍呢!“妃呼豨”,正是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歔欷长叹。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 训释至为允当。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 “肃肃”,形容风声凄紧;“晨风”,即晨风鸟。《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晨风鸟即雉,朝鸣以求偶。 “飔”,闻一多训为乃“思”字之讹,。 2. 成语“摧枯拉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成语“摧枯拉朽”是褒义词,具体如下: 摧枯拉朽 成语拼音:cuī kū lā xiǔ 成语解释: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 成语出处:《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扩展资料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用法:摧枯拉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毫不费力地摧毁。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枯,不能读作“ɡū”;朽,不能读作“qiǔ”。 成语辨形:摧,不能写作“吹”或“催”。 成语辨析:摧枯拉朽和“势如破竹”;都能形容不可抵挡的气势和很顺利地摧毁敌人的势力。但摧枯拉朽强调毫不费气力;用于比喻打垮腐朽、腐败势力;“势如破竹”强调节节胜利;不可阻挡;适用范围广;除泛指气势迅猛;可用于军事、比赛外;还可用于工作。 近义词:势如破竹、不堪一击 反义词:坚不可摧 成语例子: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摧枯拉朽了。(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3. 成语“摧枯拉朽”可以修饰词语“创造力”吗摧枯拉朽是破坏摧毁 摧枯拉朽 [cuī kū lā xiǔ] 基本释义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 处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形容创造力的成语有 独得之见 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独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戛戛独造 戛戛:形容独创。别出心裁,富有创造性。 4. '摧拉枯朽'形容的是什么是摧枯拉朽吧? 摧枯拉朽 【出处】《汉·班固·汉书·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第一》:“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用例】《唐·房玄龄·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甘卓传》:“溯流之众,势不自救,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解说】东晋时,江州刺史王敦谋反朝廷,遣人说梁州刺史甘卓共举事。甘狐疑不决,举棋不定,其部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或赞同举兵者,或剿王乱者,或见机行事者。斯时,湘州刺史马司承所遣之使者邓骞曰:“王在武昌兵寡马少,若往征伐,如'摧枯拉朽',不足虑也!”甘遂起兵伐王。但甘性不果断,且年老多疑,王使甘之侄甘昂说情,竟允退兵,后王使刺客杀之。 亦作【拉朽摧枯】《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二十七·唐书·庄宗本纪一》:“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亦作【摧枯折腐】《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第九》:“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释义】① 枯:枯草。② 朽:烂树。 【摧枯拉朽】原指摧折枯朽之草木。后喻击败虚弱势力,或极易将敌人摧毁,或轻而易举将事处理解决,常用此语。 5. 关于坚韧不拔的诗句言 志 志难挫, 鹰击长空万里阔。 万里阔: 力挽北斗, 气吞日月。 青山座座皆巍峨, 壮心上下勇求索。 勇求索: 披荆斩棘, 赴汤蹈火。 2.少 年 天将晨, 雷声滚滚震忠魂。 震忠魂: 倾洒热血, 造福万民。 熊肝虎胆尚铄今, 捷报纷飞传佳讯。 传佳讯: 今日少年, 明朝伟人。 3.中 年 天将午, 鹏程万里任崎岖。 任崎岖: 文能降龙, 武能伏虎。 百万壮士从天出, 奋臂为我击天鼓。 击天鼓: 摧枯拉朽, 势如破竹。 4.老 年 天将暮, 凭栏望断天涯路。 天涯路: 日薄西山, 大江东去。 动如流水静如玉, 天公劝我天边住。 天边住: 瑶台一梦, 大彻大悟。 5.送 年 北风寒, 北风南去何时还? 何时还: 才弃孤帆, 又登客船。 如烟往事成笑谈, 神州亿万尽欢颜。 尽欢颜: 爆竹声起, 又是一年。 6. 摧枯拉朽 的成语故事摧枯拉朽 【拼音】: cuī kū lā xiǔ 【解释】: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举例造句】: 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摧枯拉朽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拼音代码】: cklx 【近义词】: 势如破竹、不堪一击 【反义词】: 坚不可摧 【歇后语】: 锯子锯掉烂木头 【灯谜】: 锯子锯掉烂木头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毫不费力地摧毁 【英文】: (as easy as) crushing dry weeds and smashing rotten wood 【故事】: 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敦因建立东晋居功自傲,在晋元帝时以杀刁协清除皇帝身边的恶人为名起兵反叛朝廷。他一边拉拢梁州刺史甘卓联合起兵,湘州刺史司马承派副将邓骞劝甘卓出兵攻打王敦,形容甘出兵打王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