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有全局观念的诗句

1. 形容思考问题很有高度,很有全局观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思考问题很有高度,很有全局观的成语如下:

1、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瞻,视,望;瞩,注视。 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2、提纲挈领[ tí gāng qiè lǐng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3、纲举目张[ gāng jǔ mù zhāng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 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4、登高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5、深谋远虑[ shēn móu yuǎn lǜ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1、高瞻远瞩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二回:“遂把这些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2、提纲挈领出自《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3、纲举目张出自汉·郑玄《诗谱序》:“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4、登高望远出自《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深谋远虑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造句

1、观察和分析形势必须善于抓住关键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因势利导,夺取战争和革命的胜利。

2、这篇讲稿提纲挈领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纲举目张才能发现纷繁的现象和规律。

4、爬上山顶,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此起彼伏,美景尽收眼前。

5、有雄才大略,能深谋远虑,是成就大业的基础。

2. 很有全局观的成语有哪些

1、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瞻,视,望;瞩,注视。 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2、提纲挈领[ tí gāng qiè lǐng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3、纲举目张[ gāng jǔ mù zhāng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 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4、登高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3. 关于观念的古诗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6、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7、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10、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34.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35.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3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37.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3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39.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40.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41.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42.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43.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4. 形容全局的成语

顾全大局

gù quán dà jú

[释义]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用法] 多指照顾国家、民族、政党、组织的根本利益。一般作分句。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我们要坚持真理;~。

[英译]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whole

以一持万

yǐ yī chí wàn

[释义]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语出] 先秦·荀况《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近义] 纲举目张、提纲挈领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同提纲挈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