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什么诗句表示“住在这,不使用闹钟,每天清晨热闹的鸟鸣,就知道1.春晓 唐代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代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2.鸟鸣涧 唐代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代: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4.唐代:杨巨源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馀情。 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 2. 描写鸟鸣的词语婉转 【解释】声音委婉而动听:歌声婉转。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俛仰,抱命而婉转。” 动听 【解释】声音悦耳;说话使人爱听。 【出处】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夫似是之言,莫不动听。因形设象,易为变观。” 轻快 【解释】轻松愉快。 【出处】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试行二十日,精神便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 清脆 【解释】声音清亮好听。 【出处】唐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诗:“ 楚 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悦耳 【解释】形容微妙动听的声音(如音乐、说话声、响声等等)。 【出处】汉 枚乘《七发》:“练色娱目,流声悦耳。” 凤鸣鹤唳 【解释】形容优美的声音。 莺啼鸟啭 【解释】鸟宛转地鸣叫:鸣啭之声不绝于耳。 3. 描写鸟鸣的古诗句一、鸟鸣涧 【作者】王维 【朝代】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二、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三、画眉鸟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 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四、鹤鸣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文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五、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 【朝代】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