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淡然的诗句有哪些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4.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李远 5.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 6.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赵蕃 7.因过竹院闻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 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 9.醉翁之际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欧阳修 10.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刘沧 11.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上云卷云舒。——范文澜 1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 1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2.形容淡然的诗句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 5、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司空图 8、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韵。——(《自然》) 3.表示淡然人生态度的诗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释义: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2、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宋代赵蕃《题中团寺柱》 释义:哪怕真的山中僧侣不喜好宾客;淡如水般的心境去面对,才有达到维摩境界。 3、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释义: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代慧能《菩提偈》 释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5、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代杨慎《临江仙》 释义: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4.形容淡然、淡定的古诗词1.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李远留下来的两句残句, 这两句诗其实意思比较浅显易懂,但是表现出的忘忧意境令生活在嘈杂现世的人们十分向往。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的诗,深夜候客,无所事事,轻敲棋子,诗人心情闲适,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 3,个人特别喜欢苏轼的《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还有很多,像苏轼陶渊明王维的诗词或豪放洒脱或清新自然但人生的态度都是淡然淡定的,有时间可以多读一些,自己也有益处。 5.描写心境淡然的成语 描写心境淡然的诗句关于心境淡然的成语有: 平心静气 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心境如水 解释:一个人的性情淡然坦诚,心境已是不会被尘世的恩怨所左右。 关于心境淡然的古诗有: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苏轼 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朝苏轼 意思: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唐代李煜 意思: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4、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朝苏轼 意思: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 意思: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 6.求:有什么表达自身淡然心境的诗句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 白话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代: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白话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汉: 诸葛亮《诫子书》 白话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代: 苏轼《前赤壁赋》 白话文: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 王维《山居秋暝》 白话文: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7.王维关于人生大起大落后十分淡然的诗句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意思是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出自——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2,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王维写情还多言及相思别离和朋友间的关怀,慰勉之情。王维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8.求看淡人生,淡然一切的诗句1、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遣怀) 2、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 鹤冲天) 苏轼的《定风波》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来时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富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9.表达淡定的诗句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 》 5、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 》司空图 8、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韵。——(《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