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阎锡山的诗句

1.关于阎锡山故居的作文要古风

驾车路线:全程约44.7公里起点:阎锡山故居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文沱东街行驶580米,直行进入文沱西街2.沿文沱西街行驶89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台忻线3.沿台忻线行驶13.7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忻阜路4.沿忻阜路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忻阜路5.沿忻阜路行驶490米,在第2个出口,朝忻州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忻阜路6.沿忻阜路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台忻线(旧)7.沿台忻线(旧)行驶9.6公里,直行进入台忻线8.沿台忻线行驶9.6公里,左转进入新建北路9.沿新建北路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新建南路10.沿新建南路行驶1.6公里,过右侧的盛世名都约140米后,右转进入忻中北巷11.沿忻中北巷行驶650米,右转进入七一南路12.沿七一南路行驶320米,右转进入长征东街13.沿长征东街行驶100米,到达终点终点:忻州市政府。

2.山西籍的诗人名人军事家政治家一两位和他们相关的诗句和事迹

山西的名将 前 秦:李 牧 汉 代:卫 青、霍去病、关 羽 北 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 代:尉迟恭、薛仁贵、张 巡 宋 代:李 筠、王全斌、折从阮 呼延赞、杨家将、狄 青 慕容延钊 清 代:任 举、宋世杰 近 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

西汉军事家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谥号“烈”.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对士卒体恤较多,威信很高。

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任大司马骠骑将军,汉族,杰出的军事家。好骑射。

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山西文人 荀 子、董 狐 法 显、慧 远、昙 鸾 王 通、薛道衡、司空图 王 勃、王 维、王之涣、王昌龄 王 翰、卢 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 白 朴、郑光祖、罗贯中 傅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 赵树理、太原画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山西政治强人列表 前 秦:赵 衰、赵 盾、祁 奚 汉 代:郅 都、霍 光、王 允 常 惠、尔朱荣 唐 代:温彦博、温大雅、裴 炎 杨国忠、狄仁杰、裴 度 宋 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明 清:王 琼、王家屏、栗毓美 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近 代:高君宇、阎锡山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举明经。

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封燕国公。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23966称的清官。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

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司马光砸缸,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早慧的少年 。

虽然天资聪颖,却也惜时如金。一方警枕,警告的是分秒必争。

好学勤奋,为人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受人景仰。清廉仁厚,为政原则,不卑不亢,秉持道义,力荐才德兼备的兴国之臣——福建莆田人北宋会元传胪进士太常寺卿黄中庸擢为侍中兼枢密副使。

编修一部《资治通鉴》,历经十九载,一丝不苟,编撰300万字,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恒心可以完成的巨著啊。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