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出仕的诗句管仲之交 即是“管鲍之交”出自于《史记.管仲列传》。 管仲和鲍叔两人都是春秋初期的贤臣良将。管仲,名夷吾,字仲。他幼年时,常和鲍叔一起游山玩水,交情深厚,相知有素。后来管仲和鲍叔分别给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当老师。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非常残暴,经常不理朝政,荒淫无度,最后被大臣们杀死了。齐襄王死后,为了争夺王位,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展开了激烈的争斗,鲍叔和管仲也各随其主。公子小白夺得了君位,人们称之为齐桓公。公子纠出逃在外,被鲁国人杀死,他的老师管仲也成了囚犯。鲍叔得知管仲被囚,就对桓公说,管仲是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他忠实于自己的主人,这并没有什么罪过,如果桓公能够重用他,一定能够成就霸业。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的建议,拜管仲为相国,位居鲍叔之上。管仲辅佐齐桓公,最后终于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有一次,管仲和大臣们交谈,对大臣们说,当初他穷困时和鲍叔合伙经商,每次分利时都是他分的多,而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他做生意亏本时,鲍叔并不认为他愚蠢,而是说他时运不佳;他三次出仕,三次被逐,鲍叔并不认为他没有才能,而是认为他生不逢时;他三次作战失利,鲍叔并不认为他怯懦,而是知道他家中有老母要照顾,他在受刑期间,受了许多屈辱,鲍叔并不认为他鲜廉寡耻,而是了解他不拘小节而耻于才智无法显露。最后管仲感叹到:“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 后来,人们用“管鲍之交”来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唐代杜甫的《贫交行》里就有这个典故:“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 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题诗后 [唐]贾岛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席间咏琴客 [唐]崔珏 七条弦上五音寒, 此艺知音自古难。 唯有河南房次律, 始终怜得董庭兰。 旅中怀孙路 [唐]贯休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 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 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知音者诚希 [唐]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2.有仕字的古诗词《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译文:五月里梅子开始发黄,蚕事完毕,桑柘叶也被采空了。鲁地人重视纺织,家家窗里透出机抒声。只因为我不能走上仕途,为学剑术来到山东。举起马鞭向人打听路,却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讽。下愚之辈轻视有为的壮士,怎值得以此判断穷困与亨通?我能像鲁仲连那样绑信在箭上,获得攻下服城的大功。最终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赏,只因羞与世俗之人相同。我将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长安,哪怕落日被阴虹遮掩得一片昏蒙。此去用不着你向我多说什么,我甘心如飘转的飞蓬。 3.带仕贤的诗句《送林推官》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仕泉一郡共称贤,今仕于漳想亦然。 非有珠犀堪自献,若无栀蜡可为研。 恶贪泉水平生洁,缺相轮尖早晚圆。 若是尚书问村叟,衰残恰似挂冠年。 《还颍川》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 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 欹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 东西俱畏人,何适可安者。 故庐已荆榛,遗迹但松檟。 颓龄迫衰暮,旧物一已舍。 安能为妻孥,辛苦问田舍。 平生事瞿昙,心外知皆假。 归休得溟渤,坐受百川泻。 何人实造物,未听相陶冶。 《梅林八景总咏》 年代: 宋 作者: 叶梦鼎 黄墩巨海通昌国,花园大路连西域。 九顷农歌乐丰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罗溪流水出通潮,仕岆高山古贤迹。 方寺钟声育善音,桃源击鼓评民籍。 4.关于“牧童”的诗句有哪些1.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 牧童 唐代: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6. 牧童 唐代: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7. 山中 唐代: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7%89%A7%E7%AB%A5 5.有关仁爱的诗句学莫大于博,行莫于约。唐.马总《意林.附编.袁准正书》 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宋.程颢《二程全书》 多识由博学。宋欧阳修《和圣俞》 博取广收,取精用弘。郑振铎《赞歌朝霞般的舞蹈》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实,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病者也。(汉.王龙)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胡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博览多闻,学问决熟。(汉.王龙) 1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晋.葛洪) 读书破万卷,下毛如有神。(唐.杜甫) 6.急求论语中关于仕,鼓励去做官的句子, 学而优则仕之外的【论语】中“仕”字共用了8次,如下:其中“鼓励去做官”的句子大概有“子使漆雕开仕”、“邦有道则仕”、“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⑶;——焉得仁? 1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7.1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全文: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⑷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8.7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