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塞外的诗词边塞诗鉴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塞外的诗句1、《凉州词二首·其二》——唐代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译文:关内此时应该已是暮春时节,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夜晚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让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3、《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唐代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译文:凄凄切切的秋风已吹起,天气转凉了,远游的人儿还没有归来,不禁叫人牵肠挂肚,增添离别的感伤。现在塞外应该是衰草遍野,满目枯黄了吧,而飞往江南的北雁还迟迟未到。 4、《从军行》——南北朝卢思道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译文:庭院中植下的佳树已长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战的亲人仍未回还。心如飘雪随夫远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飞悬到内蒙西部的五原城中。而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别离后的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的苦战和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 5、《饮马长城窟行》——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译文: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3.描写塞北的诗句.《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4.描写塞北的诗句有哪些将军角弓不得控。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都护铁衣冷犹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 轮台东门送君去,近观江南十六洲”2。但使龙城飞将在,狐裘不暖锦衾薄。 醉卧沙场君莫笑。忽如一夜春风来,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千树万树梨花开,去时雪满天山路;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欲将轻骑逐、康熙。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胡琴琵琶与羌笛。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 瀚海阑干百丈冰。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愁云惨淡万里凝。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3,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大雪满弓刀。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欲饮琵琶马上催,单于夜遁逃。中军置酒饮归客,不破楼兰终不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上空留马行处。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远望塞北三千里,孤城遥望玉门关,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纷纷暮雪下辕门,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 注释。散入珠帘湿罗幕1,不教胡马度阴山。 5.关于西北塞外风情的诗词有哪些关于西北塞外风情的诗词有: 1.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 李颀《古从军行》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3. 王昌龄《出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何谓塞外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1. 《渔家傲》 2. 诗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 释义: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2.《古从军行》 4. 诗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5. 释义: 6.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3.《使至塞上》 7. 诗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释义: 9.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6.描写塞外风景的诗句1、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白话翻译: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2、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话翻译: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3、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话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4、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贺 【朝代】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白话翻译: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5、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白话翻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7.描写古朴塞外的诗句1、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 李白《关山月》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 《出塞》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 《使至塞上》 5、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 李白《关山月》 6、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7、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唐 李白《关山月》 8、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唐 王维《陇西行》 9、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唐 杜甫 《前出塞》 10、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1、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 王昌龄 《从军行》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出塞》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15、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6、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王贺.《南国》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8.李白描写“甘肃”的诗词有哪些李白描写“甘肃”的诗只有一首,就是《关山月》。 诗中的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原文: 关山月 李白 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9.关于西北塞外风情的诗词有哪些关于西北塞外风情的诗词有: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李颀《古从军行》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王昌龄《出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何谓塞外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渔家傲》诗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释义: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2.《古从军行》 诗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释义: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3.《使至塞上》 诗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释义: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