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笛子箫有关的诗句

1.描写箫或笛的诗词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题北谢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王之涣: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武子:玉楼春 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

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赵暇 :闻笛清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请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韦庄: 村笛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刘长卿 :听笛歌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上寂历江枫愁。

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2.关于笛萧的诗句

比如李清照的这一首《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其中“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

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 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 好象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 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 不仅说明词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 而且显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 , 然而意思很含蓄。

闻笛怀人,因梅思春 ,在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 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 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 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成的思念。

下边一个是元代杨维桢的《筚篥吟》 春风吹船下扬州,夜听笛声江月流。 故宫摇落杨柳秋,客子于邑山阳愁。

明朝此声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宽者,手持悲篥寻南游。 胡笳拍中愁未休,龟兹角管亲编收。

王门历尽及五候,翩然鸿飞不可留。 笛材既访柯椽锼,更协鸣凤昆仑丘。

卷芦易地鸣陇头,城南思妇歌牵牛。 欲绝未绝一缕抽,划然石裂千丈湫。

叫噪鹅鹳飞蛟虬,洞庭之水天东浮。 杜宽杜宽艺绝忧,艺隐岂比闵张俦。

为君贳美酒,不惜千金裘。 和我君山莫邪笛,与尔同登黄鹤楼。

这首有点艳,呵呵,《舟过山塘闻笛》 是清人的,叫舒位。 红穗疏灯水上楼, 笛声纤远指痕留。

定知吹笛人双髻, 可惜湘帘不上钩。 还记得一个宋代人的,可惜不全: 笛声依约芦花里。

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

思入水云寒。 诗人叫潘阆,(浪音),当空旷讲。

这个虞美人虽然是感慨人生的,不过跟笛子有关: 武昌七十庞眉叟。学笛从年少。

萧萧笛竹楚山秋。当日买林、曾典黑貂裘。

一声占尽秋江月。天外行云绝。

如今老去兴犹迟。尚想时时、一曲梦中吹。

宋代诗人林正大的~~ 白居易有写笛子的诗,可惜意思不太好。 韩愈的可以,嘿嘿: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这首诗叫《郑群赠簟》 在网上一些论坛上有,不过奇怪得很, 都是一半,查起来让人费解,敲了一半竟然转载了那么多~~~~~~~ 宋代的郑刚中就此写过一首 《客惠宾州竹簟甚佳取退这郑群赠簟诗读之数过》 卷送风漪光八赤,竹新渐作琉璃色。

世人贵耳便贱目,那知不抵蕲州笛。 年来愧汗常浃肤,夏日自嫌污枕席。

有时追诵法曹句,怅恨宗人不多得。 山斋置榻容一身,君惠清凉到心骨。

门前客至莫见嗔,老子解衣喧鼻息。

3.关于萧或者笛的诗句,诗中有的最好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郑谷)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飕,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华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李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焕)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出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高适)。

4.和笛子有关的诗词

闻笛

赵嘏 (唐朝)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长安晚秋

作者:赵嘏

年代:唐

体裁:七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5.有关箫的诗句

1、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秋风辞》两汉:刘彻 译文: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译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3、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忆秦娥·箫声咽》唐代:李白 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 4、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宫中行乐词八首》唐代:李白 译文: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 5、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登峨眉山》唐代:李白 译文: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 。

6.含有笛箫二字的词或者诗

带箫,笛的句子用[[[]]]标注了。来自诗词名句网。

《醉落魄/一斛珠 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许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满江红 金陵乌衣园》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满江红·痴霭顽阴》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痴霭顽阴,风扫尽、安排今夕。便放出、一轮金镜,皎然虚碧。照彻肺肝明似水,是中空洞无他物。倚亭皋、搔首问天公,天应识。人共景,都非昔。君共我,俱成客。且相逢一笑,[[[[笙歌箫笛。]]]]老去可怜杯酒减,醉来谩把阑干拍。便明朝、烟水挂征帆,还相忆。

《行春辞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借彼笙箫鼓笛中,]]]]诗人随分得春风。

提壶处处差监酒,布谷朝朝讲劝农。

《木兰花慢·正千门系柳》

年代: 宋 作者: 李彭老

正千门系柳,赐宫烛、散青烟。看秀靥芳唇,涂妆晕色,试尽春妍。田田。满阶榆荚,弄轻阴、浅冷似秋天。随处饧香杏暖,燕飞斜?秋千。朱弦。几换华年。扶浅醉、落花前。记旧时游冶,灯楼倚扇,水院移船。吟边。梦云飞远,有题红、都在薛涛笺。[[[[听绝残箫倦笛,]]]]夜堂明月窥帘。

《曲游春·画舸西泠落》

年代: 宋 作者: 施岳

画舸西泠落,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小楫冲波,度麴尘扇底,粉香帘隙。岸转斜阳隔。又过尽、[[[[别船箫笛。]]]]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顷刻。千山暮碧。向沽酒楼前,犹系金勒。乘月归来,正梨花夜缟,海棠烟幕。院宇明寒食。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满身、露湿东风,欲眠未得。

《吴容州仲一挽词》

年代: 宋 作者: 林光朝

竹屋绳桥自有村,[[[[牛山箫笛不堪闻。]]]]

碑前更问何年月,为借容州旧使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