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黄粱一梦的诗句

1.“黄粱一梦终有醒”整首诗词是什么

整首诗:黄粱一梦终须醒,无根无极本归尘。

金龙飞天归何处,不如凡间做真人!译文:人生就象黄粱一梦,早晚会醒来,醒来后便发现一切都是虚无的。一切皆空,最后归为尘土。

即使飞龙在天,最后它能回到哪里呢?不如塌实的活在人世,求善求真。扩展资料典故出处: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时主人方蒸黍。

翁乃探盆中枕以授之……及醒.黍尚未熟。”从前有个姓卢的读书人,整天都为得不到荣华富贵而苦恼。

卢生上京城赶考,投宿一家旅店。店主人正在煮粟米饭,店中还住着道士吕翁。

卢生与吕翁攀谈,两人很投缘。卢生慷慨悲叹道:“大丈夫应当出将人相,而我却一事无成!”吕翁笑笑说:“这个不难。”

边说边取出一个瓷枕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称心如意了!”卢生和衣睡下,靠着枕头,很快进入梦乡。他梦见自己中了进士,还娶了美丽的崔家小姐为妻。

后来还当了河西节度使,击败吐蕃,凯旋后成为了宰相。喜庆之下,不料被朝中官员密告谋反,被皇帝下令逮捕,并被流放到远方。

正悲苦间,几年后皇帝亲自为他平反,让他官复原职,还赐给许多珍宝。卢生活到80多岁,子孙满堂,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之间虽有悲苦,但总的来说还是美好的日子多多!卢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睡在旅店里,旁边坐着吕翁;再看灶台,店主人煮的黄粱米饭还没熟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粱一梦。

2.黄粱一梦的前一句是什么

黄粱一梦没有前一句。

黄粱一梦,汉语成语,读音huáng liáng yī mèng,意思是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后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美好之事物,亦不过顷刻而已,转眼成空;或喻梦寐以求之欲望落空,常用此语。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代·沈既济《枕中记》

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

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

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还在锅里!即黄粱梦(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

扩展资料:

黄粱一梦近义词是南柯一梦。

南柯一梦,汉语成语,拼音为nán kē yí mèng,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比喻梦幻的事。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相传唐代有个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节。一天适逢生日,他在门前大槐树下摆宴和朋友饮酒作乐,喝得烂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仿佛有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但见洞中晴天丽日,另有世界。

车行数十里,行人不绝于途,景色繁华,前方朱门悬着金匾,上书“大槐安国”,有丞相出门相迎,告称国君愿将公主许配,招他为驸马。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觉已成婚礼,与金枝公主结亲,并被委任“南柯郡太守”。

淳于棼到任后勤政爱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前后二十年,上获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拥戴。这时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显赫,家庭美满,万分得意。 不料檀萝国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敌,屡战屡败;金枝公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连遭不测,辞去太守职务,扶柩回京,从此失去国君宠信。他心中悒悒不乐,君王准他回故里探亲,仍由两名紫衣使者送行。

车出洞穴,家乡山川依旧。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见自己身子睡在廊下,不由吓了一跳,惊醒过来,眼前仆人正在打扫院子,两位友人在一旁洗脚,落日余晖还留在墙上,而梦中经历好像已经整整过了一辈子。 淳于棼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黄粱一梦

百度百科-南柯一梦

3.求诗里有“黄梁一梦”“聊斋”的诗词

聊斋有屋仅容膝,积土编茅面旧壁。

从柏覆阴昼冥冥,六月在寒类窟室。

卓午东阡课农归,摘笠汗解尘烦息。

短榻信抽引睡书, 日上南窗竹影碧。

怜我趁食三十年,辜负此君殊可惜!

重老倦飞恋茅衡,心境闲暇梦亦适。

癯儒相习能相安,与以广堂我不易。 ---蒲松龄《斗室》

步障移春锦绣丛,珠帘翠幕护春风 。沉香甲煎熏炉暖 ,玉树 明金蜜炬融 。车流水,马游龙。欢声 浮动建章宫。谁怜此夜春江上 ,魂断黄粱一梦中。

无名氏.鹧鹄天 《上元词》

4.黄粱一梦的本义和比喻义

黄粱一梦出自唐沈既济《枕中记》,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而大彻大悟,三生浮屠。

后世说的“黄粱梦”或“邯郸梦”,都从此而出。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成语流传至今,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场,短促而虚幻。

黄粱一梦,三生浮屠。

或作“梦觉黄粱”。《莲池大师七笔勾》:“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

或作“梦熟黄粱”。徐枕亚《玉梨魂·第二十六章·鹃化》:“天鸡唱午,‘梦熟黄粱’。”

或作“一枕黄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第三十八回》“锦样年华水样过,轮蹄风雨暗消磨。仓皇‘一枕黄粱’梦,都付人间春梦婆。”

有作“黄粱梦”。《醒世恒言·卷三十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唐咸通中应进士举,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锺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知宦途不足恋,遂求度世之术。”

亦作“邯郸一梦”。《明·王九思·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一拳打脱凤凰笼,两脚蹬开虎豹丛,单身撞出麒麟洞。望东华人乱拥,紫罗澜老尽英雄。参详破‘邯郸一梦’,叹息杀商山四翁,思量起华岳三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