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头发与剪头发的诗句头发与剪头发的诗句: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送惠师》 唐 韩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 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 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吹木石,澎湃闻韶钧。 …… 《送惠师》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诗词作品之一。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2.收集些小说中描写古代男人发型的句子①、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中,从玉冠两边垂下淡绿色丝质冠带,在下额系着一个流花结。 ②、那人高高绾着冠发,长若流水的发丝服帖顺在背后,微仰着头,背抵在黝黑的墙壁间,微微一笑——不分性别的美丽,如此惊心动魄的魅惑。 ③、男子一头暗红色长发,未绾未系披散在身后,光滑顺垂如同上好的丝缎。 ④、长发如墨散落在白衣上,只稍微用一条白带把前面的头发束在脑后,全身散发着跟他的剑一样冰冷的气质! ⑤、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⑥、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 ⑦、细致乌黑的长发,常常披于双肩之上,略显柔美,有时松散的数着长发,显出一种别样的风采。 3.感慨把头发剪短了的句子1. 三千烦恼丝,剪掉你用尽了所有的勇气。 2. 终于你剪了长发,也终于我把相片都拆下,岁月说签名和留影都会被遗忘,谁不学不流泪谁是傻瓜。 3.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我牵挂。 4. 剪一地不被爱的分岔。 5. 一刀两断,你的情话,你的谎话。 6.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惩罚。 7. 为君拾短三寸发,盼君早日来相识。 8. 三千青丝已断,念想已断,汝可知否? 9. 虽不能削发为尼,也毅然剪断青丝祭奠我流逝的情爱情。 10. 我把对你的思念剪断了。 11. 曾以它为傲,此刻抚摸着桀傲不顺的短发,面对镜中略显陌生的我,我必须剪掉我的长发,并没有任何理由。 12. 我剃寸头是为了方便。换发型是为了追求更帅。 13.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 长长短短,短短长长,一寸一寸在挣扎。 15. 看着镜子里那个头发短短的我 竟有一种回归自我的感觉 当时就想自己怎么会留长呢 真是脑壳坏掉了 这个才是我嘛 短短的头发,圆圆的脑袋。 4.形容男人长发的诗句1.螺髻 和凝《宫词百首》 螺髻凝香晓黛浓,水精鸂鶒飐轻风。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 2.云鬟 晁采《子夜歌十八首》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3.待我长发及腰,复关投以木桃,望君报之琼瑶,执子之手偕老。待我长发及腰,故知月出皎兮,谁料杨柳依依,今夜无雪无霁。我长发及腰,只比如月之恒,而君如日之升,此爱不骞不崩。待我长发及腰,君了我心之忧,我叹君来何求,君言苍天悠悠。待我长发及腰,七月流火自烧,焚来红妆自妙,渭水河畔青草。待我长发及腰,塞北五十番弦,一丝一柱华年,故池旌旗猎猎。待我长发及腰,猗彼女桑篱郊,谁人东篱把酒,黄昏过后拂晓。待我长发及腰,醉卧沙场莫笑,夜来阑干星廖,冰河铁马我晓。待我长发及腰,广袖轻拂柳梢,罗裙锦绣玉绡,吾与霓裳正好。待我长发及腰,千江素光湮瑶,莲叶纤扬灼灼,轻舟采莲恰好。 5.形容头发的诗句无题 李商隐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经古行宫 杜牧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 长恨歌 白居易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恃宠 曹邺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河湟 杜牧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赠溪翁 王建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 伤春 陈与义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北来人 刘克庄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南歌子 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菩萨蛮 冯延巳 玉筝弹未彻,凤髻鸾钗脱。 菩萨蛮 冯延巳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山坡羊 王实甫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香闺一觉伤春睡。 6.古代女子赠男子头发诗句留别妻 作者: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译文 从成年时就结为夫妇,相亲相爱两不相疑。欢乐只在今天晚上,两情欢好要趁这美好的时刻。 远征人心里老惦记着上路,起身看看深夜到何时?天上星星全都看不到,走啊从此分别了。 奉命远行上战场,两人相见还没有期。紧握手啊长声叹息,生离别啊泪更多。 努力珍重青春,不要忘记欢乐的时候。活着应该再回来,死去也应该永远互相怀念 扩展资料: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对于女子的管束,比男子都要严,自古便有“三步不出闺门”之说。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貌,言谈举止,要有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自然有仰慕心仪的男子,不会直接的表达出来,而是一般通过自己送的信物来表达自己的心仪。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身体部位十分看重,认为这也是“孝”的一部分。所以三国里夏侯惇眼睛被箭射中后,才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一口将眼睛又吃回去。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心上人,表达无以复加的爱意,头发自然最合适不过。 所以古时候,女子经常会剪落一束青丝赠送给情郎做定情物。古有结发之说,女子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示自己的心意以及决心,如果男子回应的话,也会送上自己的贴己之物,一般送玉佩居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留妻别 搜狗百科:古代女子信物 7.形容头发的诗词都有什么1.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4.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5.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杜荀鹤 《山中寡妇》 6.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陈与义《伤春·庙堂无计可》 7.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8.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9. 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王谌《渔父词/渔父》 10.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释义: 1. 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2.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3.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4.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5. 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6. 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更叫人触景伤情。 7.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8. 白头发越挠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9. 头发乱糟糟的,云髻都歪了,喜欢把长着花的树枝立在船舵前。 10.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