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杜鹃鸟声音的诗句在古诗词中,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蹲蹲。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奔亡道中其五 (唐)李白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江上送客 (唐)白居易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 (唐)白居易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闲。 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山石榴 (唐)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子规 (唐)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杜鹃 (唐)杜甫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杜鹃行 (唐)杜甫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杜鹃行 (唐)杜甫(一作司空曙) 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跳枝窜叶树木中,抢佯瞥捩雌随雄。 毛衣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 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 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 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斅学效遗风,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 杜鹃 (唐)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子规 (唐)杜牧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河渎神 (唐)温庭筠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锦城曲 (唐)温庭筠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子规 (唐)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 (唐)顾况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闻子规 (唐)雍陶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夜闻子规 (唐)王建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闻砧 (唐)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途中闻子规 (唐)李中 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 微风声渐咽,高树血应流。因此频回首,家山隔几州。 子规 (唐)鲍溶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凰长,羽族皆受制。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2.描写鸟叫声的优美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 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 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 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 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 迁:升。乔:高。 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 “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 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 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 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 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 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 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 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 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 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 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 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 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 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 及:给。蝼蚁:蝼蛄、蚂蚁。 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 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形容鸟的叫声的词语布谷:象声词,是摹仿布谷鸟的叫声似“布谷”. 喳[zhā]:象声词,如:喜鹊喳喳地叫. 啁[zhōu]啾[jiū]: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呖[lì]呖:象声词,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嘤[yíng]: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噌:象声词,如麻雀噌的一声飞了. 哑:象声词,哑哑,形容乌鸦叫声. 嘎[gā]嘎:象声词,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 咕[gū]:象声词,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戛然:象声词,多形容嘹亮的鸟声,如:戛然长鸣. 啾[jiū]啾: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 刷啦:象声词,形容迅速擦过去的短促的声音,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扑棱:象声词,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忒[tēi]儿:(方)象声词,形容鸟急促地振动翅膀的声音,如:麻雀忒儿一声就飞了. 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如:乌鸦砉的一声飞了. 叽:象声词,如:小鸟叽叽叫. 喳喳喳喳 参考鸟语 描写鸟声的诗句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4.描写鸟的诗句大全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杜甫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看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塞下曲〉 带“鸟”字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