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豪放的诗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2.描写豪放的诗词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5.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8.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9.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0.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11.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2.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4.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3.辛弃疾描写"豪放"的诗句有哪些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②,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③,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形容喝酒很豪爽的诗句有哪些1. 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2.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亿旧游寄谯郡云参军》 3. 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白居易《醉后》 4.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请明日对酒》 5.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6. 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韩楃《答友人寄见酒》 7.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白居易《花下自劝酒》 8. 人均满酌酒,听我醉中吟。——白荀鹤《与友人对酒吟》 9. 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白居易《答劝酒》 10.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白居易《把酒》 5.推荐几首豪放词派的诗词,最好带赏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全篇的气概都很豪迈,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的吴侬软语,变成可报国立功的黄钟之音,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 。展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全篇的气概都很豪迈,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的吴侬软语,变成可报国立功的黄钟之音,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收起 6.描写“鸿”的豪放诗句1、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宋·辛弃疾·《贺新郎》) 2、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宋·晏几道·《虞美人》) 3、斜倚曲栏凝睇、数归鸿(宋·周邦彦·《虞美人》) 4、极目送、归鸿去(宋·黄庭坚·《青玉案》) 5、看高鸿、飞上碧云中(宋·吴文英·《满江红》) 6、空回首、社燕秋鸿(宋·吴潜·《满庭芳》) 7、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宋·辛弃疾·《贺新郎 赋琵琶》) 8、听宾鸿、天外声嘹唳(宋·葛长庚·《贺新郎》) 9、似德耀、嫁梁鸿(宋·无名氏·《千秋岁》) 10、叹秦筝、斜鸿阵里(宋·蒋捷·《贺新郎》) 11、送孤鸿、目断千山阻(宋·叶梦得·《贺新郎》) 12、送孤鸿、目断千山阻(宋·叶梦得·《贺新郎》) 13、映小眉、瞥见立惊鸿(宋·吴文英·《八声甘州》) 14、不见彩云双袖、舞惊鸿(宋·方千里·《虞美人》) 15、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宋·王安中·《虞美人》) 16、初心慕、德耀嫁梁鸿(宋·陆游·《风流子》) 17、长不闭、静边鸿(宋·吴文英·《木兰花慢》) 18、恨声断、孤鸿洛浦(宋·吴文英·《祝英台近》) 19、况目断、孤鸿去后(宋·赵以夫·《贺新郎》) 20、笑南飞、不过新鸿(宋·吴文英·《声声慢》) 21、问断鸿、知落谁家(宋·张炎·《渡江云》) 22、欲问归期消息、望宾鸿(宋·陈允平·《虞美人》) 23、望孤鸿、没处残阳影(宋·何梦桂·《贺新郎》) 24、社燕送、秋鸿去(宋·李流谦·《青玉案》) 25、鸿都客、钿合应讹(宋·李冠·《六州歌头》) 26、愿巍巍、宝历鸿基(宋·柳永·《送征衣》) 27、涨一篙、江水送归鸿(宋·刘仙伦·《满江红》) 28、梦断孤鸿哀怨、两三声(宋·沈端节·《虞美人》) 29、看长空、淡淡没孤鸿(元·刘秉忠 ·《木兰花慢》) 30、嗟事逐、鸿飞天远(宋·李彭老·《法曲献仙音》) 31、数新鸿、欲传佳信(元·张玉娘 ·《玉蝴蝶 离情》) 32、附冥鸿、便欲飘飘举(元·许有壬·《贺新郎 次吕叔泰南城怀古》) 33、附冥鸿、便欲飘飘举(元·许有壬·《贺新郎 次吕叔泰南城怀古》) 34、塞鸿归、过来又去(宋·陈三聘·《三登乐》) 35、疏星外、离鸿相应(宋·沈邈·《剔银灯》) 36、定何似、鸿宝丹砂(宋·赵彦端·《五彩结同心》) 37、听几声、云里悲鸿(宋·无名氏·《西江月慢》) 38、自分袂、天阔鸿稀(宋·周邦彦·《红罗袄》) 39、算沙边、也有断鸿(宋·陆游·《望梅》) 40、送新愁、千里孤鸿(宋·周密·《南楼令/唐多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