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过年快到了诗句

1.春节快到了,此时此刻人们常常用诗句

中国的春节,作为除旧迎新的节日,时间相当长,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天空中就似乎弥漫了节日的气息。

这种节日的气氛,在保持传统风俗较好的地方,甚至会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但欢度春节的高潮,应该说是自除夕始一直到上元之夜。除夕与新年之际,意味着生命流逝的界碑,最容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引发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所谓“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又值春风渐进之际,所谓“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也就最为容易引发寂寞情怀“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见中唐姚合《除夜二首·其一》)检索唐宋诗人的春节诗作,不惟可以通晓唐宋时代之春节民俗,而且可以审视诗人的心灵世界。 为何叫做除夕,光阴过去为除,《诗经·唐风·蟋蟀》就有:“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岁月其除。”这大概是有关除岁之“除”最早的使用。

朱熹解释说:“聿,遂;莫,暮;除,去也。”说当蟋蟀在堂的时候,一年之岁忽已晚矣。

终岁劳苦,不敢少休,而当此除岁迎新之际,应该纵情欢乐,“当此之时而不为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这也就是中国春节何以如此之长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有关春节的民俗,较早的记载见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其中的庭前爆竹,以次拜贺,进屠苏酒,插桃符等等,在唐宋诗词中都屡屡得见,而且还有许多新的补充,如初唐之际杜审言的《除夜有怀》:“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描写了除夜的把烛迎新、宵阑见斗横之通宵不寐的守岁以及兴尽闻壶覆的射壶游戏等等。射覆是古代近乎占卜的游戏,在覆器下放置东西使人猜测,故曰射覆。

猜谜语式的酒令,也被称为射覆;李商隐在《隋宫守岁》诗中说:“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燃起名贵的沉香,庭院中火炬灯烛照得一片通明,举起玉液琼浆美酒,来祝贺新的一岁之开始。

这些习俗,直到今天大多保留着。 唐人以“除夕”“元日”等春节为题目的诗作,当以白居易的为多。

其中的原由,大抵是由于诗歌发展到中唐,原本以山水意象为主体的近体诗一变而为摹写日常生活的以文为诗,如同王国维所说“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说诗歌到了中唐,就像是春秋时代相互见面礼聘应酬的羔羊大雁一类的礼物(《礼记》:“凡贽,……卿羔,大夫雁。”)。

这种说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初盛唐诗,近体诗刚刚形成,山水意象兴起,故作诗极为凝练,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而中唐时代的韩愈、白居易等,以散文方式写诗,白居易又特别主张通俗晓畅,写诗近乎写日记,写书信,盖因诗体变革的初期,其意义往往更多在于冲决,尚未找到适中的方式,因此白居易的春节诗作,虽然数量极多,但却并不是太好。

其中稍稍好看些的,如写于60岁的《除夜》:“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洋溢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生命仍然存在的恬然自得,是那种“七十期渐进,万缘心已忘”的闲适和“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三年除夜》)的惬意。写于49岁的《除夜》好些:“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吾前非。”特别是前两句,虽然仍然是个体化的语境,但因为有了“天涯渺未归”的悲哀和“岁暮纷多思”的国人于除夕之夜共同的感受,也就有了些感人之处,但其余六句,却仍然显得枯燥而缺乏动人的力量;写于53岁的《除夜寄微之》:“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写出了白居易与元稹“一事无成百不堪”的共同人生经历。此外还有“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除夜寄弟妹》),“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庾楼新岁》),“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

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除夜寄洺州》)等,都是白居易春节诗中的佼佼者。 白居易之前之后的一些诗人,都有些春节好诗,如孟浩然的《除夜》:“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如何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除夜有怀》:“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因为写了除夕夜所闻所见的个案情景而感人。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在工整的对仗中展示凄凉与孤独的心境,“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则展示了久在异乡漂泊的怪异现象,在平淡的怪异现象的诉说中,展示无奈的心境;“如何岁除夜,得见故乡亲”,写出意外的惊喜。除夕,按照国人的风俗,一般是自家团聚的日子,而漂泊异乡的诗人,不能与家人团聚,在岁除之夜得以邂逅故乡乡亲,已经是莫大的惊喜了。

盛唐与中唐时期还有一些更为有名的描写春节除夕的诗作,如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其动人之处在于将故乡之思与羁旅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置在具有欢乐色彩的除夕之。

2.用一句诗来形容快过年了怎么说

王安石《元日》第一句: 爆竹声中一岁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他春节除夕的诗有】: 除夕春节诗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鹧鸪天 【内容】: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 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 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 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 郁垒神荼写未真。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踏莎行 【内容】: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旧作除夕诗甚伙,往往风雪羁旅中,拉杂命笔,数十首不能休,已而碎其稿,与马矢车尘同朽矣。

今见饶君作,不觉蓬蓬在腹,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兄曰嗟予弟行役,不知今夜宿何村。”

风景不殊,幽明顿隔,呜矣陈言,所感深焉,亦不自知粗放 尔许。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 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

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

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年代】:清 【作者】:黄景仁 【作品】:癸巳除夕偶成 【内容】: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作品】: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内容】: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庆宫春 【内容】: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①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蝶恋花 【内容】: 南雁依稀回侧阵, 雪霁墙阴, 偏觉兰芽嫩。 中夜梦余消酒困, 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 往事前欢, 未免萦方寸。 腊后花期知渐近, 寒梅已作东风信。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田家元日。

3.描写春节的诗句都有哪些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 王涯《春游曲》

不觉春风换柳条——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

4.形容过年的诗句

形容过年的诗句:

第一首,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3616166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首,宋代杨缵《一枝春·竹爆惊春》。“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有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第三首,宋代胡浩然《送入我门来》。“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向今夕,是处迎春送腊,罗绮筵开。今古遍同此夜,贤愚共添一岁,贵贱仍偕。互祝遐龄,山海固难摧。石崇富贵篯铿寿,更潘岳仪容子建才。仗东风尽力,一齐吹送,入此门来。”

第四首,明代沈宣《蝶恋花》两首。第1首:“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贫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著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

第五首,宋代杨无咎《双雁儿》。“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 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5.表示新年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6.关于春节的诗句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春到碧桃树上

莺歌绿柳楼前

几行柳绿山川秀

一树梅红天地春

春潮涌起千江雪

海域探来万斛珠

瑞雪映兆丰稔岁

神驹腾跃吉祥年

千山齐唱迎春曲

万水同吟幸福歌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学校用联

玉龙吐宝庆吉日

金凤含珠贺新年

笛弄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禹地花明春柳绿

尧天日丽晓霞丹

元日有杯皆进酒

春来无处不飞花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人梯巧搭登攀路

心血勤浇栋梁材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枝上黄鹂送好音

窗前细雨传春讯

白雪纷飞梅吐艳

红霞绮丽岁争荣

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风卷雪花辞腊去

香随梅蕊送春来

五岳红梅开盛世

九州瑞雪兆丰年

尊师爱生风尚美

勤学苦练气象新

兢兢业业育桃李

勤勤恳恳做园丁

寒尽桃花嫩

春归柳叶新

7.描写春节的古诗名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在除夕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春风送来温暖,大年初一,人们喝着屠苏酒。千家万户都被阳光照耀,大家开心地把旧的桃符摘下,换上新的桃符。

2、《新年》

唐代-无可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译文:从早到晚都点着灯火,肉体逐渐年长。还没从紫阁回归,就又要投入青门了。坐关不觉寒冷的天气都已过尽,开定的时候都长出了新草。心中自然有在禅林的乐趣,谁会对一年的过去而惊讶呢。

8.急求关于春节的诗词 要快

鞭炮在继续,礼花在升起,

取悦于天空,或愤怒于它广漠的虚无。

这里是上苑,昔日皇家的果园,

百年柿林在霜寒中透出了它那不可能的黑;

这里是北京以北,在这里落户的人们

当童年的银河再次横过他们的屋顶,

这才意识到自己永远成了异乡人;

这里是乡土中国,随时间而来的不是智慧,

而是更执着的迷信——又是大年三十,

一个个无神论者连夜贴出门联迎接财神;

而你,却梦见新建的房子泥灰剥落,

砖石活动,时间的脱落的牙齿。

我们的春节

有了笑声

何必再编排赞颂的说辞

用笑容表达幸福

难道还不够完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