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音乐动听的句子和词语 舞曲优美的词语句子宛如阳春白雪 ,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理科占据认得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 让人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里而"沉醉不知归路". 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声无息 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 更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清幽明净. 让人深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之感 这首歌声音悠扬婉转,纯洁好听. 温暖明净的歌 返璞归真的童乐 优美的灵魂,优美的歌谣 拥有阳光般温暖美好的歌曲 清纯不一般的歌 天籁之音 气势恢弘的歌 2.赞美歌声好听的诗句有哪些1.《李凭箜篌引》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江上琴兴》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4.《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5.《郑女弹筝歌》 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 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6.《琵琶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有没有形容优美音乐的古诗《琵琶行》——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小处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听颖师弹琴》——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听颖师琴歌》——唐·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听蜀僧浚弹琴》——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郑女弹筝歌》——唐·顾况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 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唐·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听筝》——元·汤式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 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江上琴兴》——唐·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唐·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听郑羽人弹琴》——唐·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听段处士弹琴》——唐·方干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听赵秀才弹。 4.形容音乐动听的句子有哪些形容音乐美妙的句子有以下: 1、优美的灵魂,优美的歌谣。 2、温暖明净的歌。 3、清纯不一般的歌。 4、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 5、动听的音乐就像是飞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也像是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有时候,也像是璀璨的星辰,在夜空用闪烁。 6、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7、最初的时候,我很偏执,我的世界里除了摇滚就再也容不下其他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碟机里只会有一张碟,每次都是一张碟听很久再换成另一张。 8、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9、让人深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之感。 10、每当听到喜爱的,我都会竖起耳朵细细地品味,产生共鸣时感觉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试图捕捉下落的每一个音符。如今的三维耳塞,让我能够感觉到钢琴大师的演奏过程,从左边滑到右边,又从右边跳到左边,如此的seamless,如此的fantastic! 11、宛如阳春白雪,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12、音乐是心灵的镜子,而且是铁面无情的镜子。 13、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理科占据认得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 14、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15、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 16、让人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里而“沉醉不知归路”。 5.形容音乐好听的词语.1--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2--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3--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5--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9--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0--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1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6.表示音乐动听的词语字正腔圆 【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出自】: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天籁之音 【解释】:与地籁、人籁相比较, 天 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天籁就是天上传来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余音袅袅 【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娓娓动听 【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自】:《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袅袅余音 【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黄莺出谷 【解释】:吴侬软语 亦作“吴侬娇语”。形容操 吴 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 【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莺声,尽都是 吴 侬娇语。” 郑振铎 《苏州赞歌》:“‘ 吴 侬软语’的 苏州 人民,看起来好象很温和,但往往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呢喃细语 【解释】:形容小声说话。 【出自】:《北史·隋·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7.形容音乐好听的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_____琵琶行 白居易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唐.无名氏 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 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 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 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