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扬州美女多的诗句

1.描写“扬州美女”的诗句有哪些

1、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2、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5、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 细腻 骨肉匀。

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7、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装。

8、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10、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褶裙, 白卉已随霜女妒, 暗折双花借小春。

2.扬州赞美女子的诗词名句

赠别 唐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解】: 1、豆蔻句:喻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韵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这是杜牧在扬州所作,前两句是赞美女子的青春年华。)

遣怀 唐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扬州美女多吗

扬州自古出美女 扬州出美女。

一个久久流传的神奇。 鲍照在《芜城赋》里说“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南国,指的就是扬州。 “扬州美女”的说法,甚至风行海外。

一位清初访华的荷兰使节,赞叹说:“这里美女如云,她们的气度优雅娇美迷人,远胜其他地方的女子。” 中国出美女的地方不少。

“燕赵佳人”、“吴越娇娃”、“洛阳女儿”、“米脂婆姨”……唯独“扬州美女”叫得最响、流传最广。 天涯芳草,为何扬州一枝独秀? 川泽秀媚,风和雨润,物产丰饶,气候宜人。

扬子江在身边流淌,古运河穿城而过,瘦西湖千娇百媚。在润漫的季风吹拂下,这样一方水土养育出的女儿,水灵灵、翠生生,如雨后海棠那一抹新鲜般透明。

扬州自古繁华。唐代扬州是国中最繁华的城市,清代扬州盐商把持了全国的盐运业,富甲天下。

因此,扬州诗书礼仪之家、钟鸣鼎食之户众多,文人士子云集,诗画琴书雅集频繁。没有困顿窘迫的生活压力,却有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这样的环境里生长的扬州女子,怎么能不优裕从容、兰质蕙心、气韵生动? 韦明铧(学者):对于美女的理解,人各不同。

美要分成两种。外在美,指的是身材、容貌、服饰、化妆等;内在美,指的是才华、气质、品行。

比如秦淮八艳,不但貌美,而且有才华。扬州美女不应该仅仅从生理的、人种的角度去理解,而是应该从文化的、社会的角度去理解。

扬州之所以出美女,和这个城市的文化气质有关系。比如明代扬州才女冯小青,她的母亲是个女塾师。

古代女子读书上学的不多,但扬州却有很多的女学、女塾师。这种来自后天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才是扬州多美女的根本原因。

我们今天研究“扬州美女”,就是要为“扬州美女”正名。“扬州美女”不是某个特殊而暧昧的职业或阶层的代名词。

戈弘 作曲家 :“玉人何处教吹箫”、“千家养女先教曲”,这些关于扬州的诗句,都说明了音乐对塑造美女的重要性。现在扬州有上万户家庭有古筝,弹奏者大多为女性,这是在全国罕见的,说明扬州女性有着音乐的传统。

这也证明了扬州美女的内在之美。 王资鑫(作家):山东出武松,扬州出美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扬州作为古代的中心城市,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扬州女子是见过大世面的。“十里栽花算种田”,扬州有种花的传统;扬州的香粉十分有名,连《红楼梦》里都提到;扬州自唐代起铜镜制造就闻名天下;扬州工艺发达、首饰制造十分精美……这些,都为扬州美女的外在美提供了物质基础。

4.形容扬州的诗句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扬 州 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

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四首选二)

郑燮

(一)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二)

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

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

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

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

5.关于赞美扬州的诗句有哪些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白话文释义: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2,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出自唐代:徐凝《忆扬州》

白话文释义: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可爱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3,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出自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

白话文释义: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4,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出自元代:卢挚《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白话文释义:江城扬州充满风情的笙管笛萧声和歌声十分热烈而温柔,一阵小雨经过了宽敞的平山堂,清澈的月光笼罩西楼,已经如此一大把的年纪,如同是在三生石上陶然迷醉的梦境中。

虽然是夏日的六月,却凉爽如秋,弹奏锦瑟的美人是在劝酒,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舞女,踩踏着《凉州》舞曲的节奏。我已经乘船离开送别者还在殷勤挽留,只见两岸上的树影婆娑天空中银河悠悠。

5,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出自唐代:张祜《纵游淮南》

白话文释义:十里多长的街道市场处处相连,月明之夜伫立桥上看美女神仙。人生一世要死就应该死在扬州,禅智山风光旖旎是最好的墓田。

6.描写扬州的诗句

1. 《遣怀》 唐.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回想在扬州十年的往事,恍如一声梦幻,到头来只在秦楼楚馆里面挣得一个薄情郎的名声。

2. 《七律·游扬州瘦西湖(新韵)》:六月扬州百卉悠,瘦湖潋滟画中游。

六月的扬州百花齐放,诗人乘着小船在瘦西湖游玩。

3. 《瘦西湖》 清·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岸边的杨柳和残断的芦苇挨在一起,水面上红色的桥和飞过的大雁俨然是幅美丽的图画。

4. 《七律·瘦西湖》:非是西湖依旧瘦,古来佳景总含情。

不是因为瘦西湖依旧是这个美丽的样子,而是自古以来所有美景都寓有情义。

5. 《忆扬州》 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把天下好看的月景分为三分的话,有三分之一必然是扬州的月色好看。

6.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7. 《解闷十二首》 唐.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胡人商人纷纷离别去了扬州,突然回忆起了曾经西陵的驿站阁楼。

8. 《夜看扬州市》 唐.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在夜市里有一千多盏灯在照耀,高高的大楼,歌舞满楼,客人络绎不绝。

9. 《宿扬州》 唐.李绅: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金秋时节,长江横卧,渡口宽阔,行船至此闻鸿雁高亢地鸣叫,飞过扬州的上空,停下船来,虽是天晚,但也还能看到“浅深红树”。

10. 《扬州三首(其一)》 唐.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是谁正在唱歌啊,这时的明月刚好照满扬州。

7.有关扬州的的诗句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怀

【内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题扬州禅智寺

【内容】: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赠别二首

【内容】: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