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衡阳的诗句

1.有没有描写衡阳或者南岳衡山的古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唐明皇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注:唐明皇(685-762)即唐玄宗李隆基

送曲山人之衡州

唐/司空曙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绀雪饮琼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注:司空曙,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寄赠衡州杨使君

唐/李益

湘竹斑斑湘水春,

衡阳太守虎符新。

朝来笑向归鸿道,

早晚南飞见主人。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唐/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羊可南下水如汤。

兼葭浙沥含秋雾,桔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频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赋秋鸿进刘衡州

宋/梅尧臣

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对。

往春南方来,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此,鸳鸯日追随。

蒲藻岂不乐,江湖信所宜。

今朝风色便,暂向衡阳归。

洞庭蓬叶下,潇湘先客飞。

渚有兰杜美,心无稻粱畀。

罾缴勿尔念,鹰隼宁尔规。

烟波千万里,足以资盘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

2.关于"衡阳雁"的古诗有哪些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宋之问

4、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柳宗元

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孟贯

7、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8、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10、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11、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12、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1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5、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诗词古文中有哪些关于衡阳和衡山的名句

1、《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唐代诗人柳宗元 原文: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译文:永州十年艰辛,憔悴枯槁进京;长安三旬未尽,奉旨谪守边庭。

踏上汉时故道,追思马援将军;昔日石人何在,空余荒草野径。你我无心攀附,奸佞诽谤忠臣;诗文竟致横祸,劝君封笔隐名。

今日生离死别,对泣默然无声;何须临河取水,泪洒便可濯缨。 2、《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唐代诗人刘禹锡 原文: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译文: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

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

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 3、《归雁二首》唐代诗人杜甫 原文: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译文:万里外飞来的衡阳的大雁,今年又要往北飞了。

双双向上飞去,但是都避开了人。 4、《回雁峰》明代诗人毛会建 原文: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

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译文:山绵延到衡阳就结束了,山峰绵延看不见大雁的影子。

可怜归家的路途遥远,不忍心往更南方飞了。 5、《滕王阁序》唐代诗人王勃 原文: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译文: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

4.诗词古文中有哪些关于衡阳和衡山的名句

1、《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唐代诗人柳宗元

原文: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译文:永州十年艰辛,憔悴枯槁进京;长安三旬未尽,奉旨谪守边庭。踏上汉时故道,追思马援将军;昔日石人何在,空余荒草野径。你我无心攀附,奸佞诽谤忠臣;诗文竟致横祸,劝君封笔隐名。今日生离死别,对泣默然无声;何须临河取水,泪洒便可濯缨。

2、《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唐代诗人刘禹锡

原文: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译文: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

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

3、《归雁二首》唐代诗人杜甫

原文: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译文:万里外飞来的衡阳的大雁,今年又要往北飞了。双双向上飞去,但是都避开了人。

4、《回雁峰》明代诗人毛会建

原文: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

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译文:山绵延到衡阳就结束了,山峰绵延看不见大雁的影子。可怜归家的路途遥远,不忍心往更南方飞了。

5、《滕王阁序》唐代诗人王勃

原文: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译文: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

5.描写“衡阳雁”的古诗词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归雁 【唐】孟贯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归雁 【唐】齐己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6.谁有关于"衡阳雁"的古诗

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

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

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

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

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

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

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

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

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

“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

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

《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

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

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

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

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

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

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

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

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

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

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7.描写“衡阳雁”的古诗词请问除了宋之问的

在古代,衡阳被认为是很偏远的地方,古人认为连大雁都飞不过的地方。所以,衡阳雁一般是思乡、归家、悲愁等意象。

写的最好的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是宋朝边塞词中最早的一首!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写衡阳雁中,比较婉约的是: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宋代:陈达叟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杜甫的归雁,是写的比较悲伤的。

唐代: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