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宗元在永州创作的山水诗呵呵……这个还是蛮多的,我是永州的,记得柳宗元有过这么一则诗:《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诗中写道: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可见当时他登临游览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宽解胸中的郁闷,他毫不掩饰自己是满怀牢骚来游览登临的。 其中的《初雪》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说过这是柳宗元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还有,《夏初雨后寻愚溪》: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但是柳宗元他也不只是写诗抒发郁闷心情,也写了一些表现闲适生活和愉悦心情的山水诗歌,如《法华寺西亭夜饮》、《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法华寺石门精舍》、《溪居》等, 说实在的,我觉得永州还真是因为有个柳宗元而出名呢,我也觉得挺骄傲的呢! 我在高中的母校里有个石碑,上面刻了柳宗元写的一首《大唐中兴颂 》,写的还真不是盖的。 呵呵……祝愿你如果有时间或精力的话,欢迎你来永州玩!我可以免费给你当导游哦! 2.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诗(八首)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后,写了八篇游记,不是诗,史称“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3.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的寄情山水的优美诗文有哪些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鋂潭记》、《钴鋂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4.求描写永州风景的古诗,速度~~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之后所写; ① 雾失楼台: 《踏莎行》:独上楼台,目断潇水。望京城兮惆怅。遭贬谪迁徙不断,飘零朝外空悲叹。细雨潇湘,似泪无数。一江秋水凭流处,销魂青楼且不住。寻情慢慢天涯路。 ② 月迷津渡: 一舟摆渡潇水,清清冷冷霏霏。 遥想少游当年,婉约词情孤悲。 ③ 桃园望断: 凭栏远眺,桃园望断。孤鸿声里,苍茫暮下。 ④ 杜鹃声里: 楼头陌上寻杜鹃, 啼血子规不觉眠。 多少蓬莱回旧事, 青袍襟袖泪啼痕。 ⑤ 驿寄梅花: 老骥绝尘到止行, 空寞山岩有孤寺。 梅花种植官驿内, 采撷几枝寄远情。 ⑥ 斜阳暮: 远山空蒙天角近, 潇水孤舟人飘零。 朝阳岩外观古城, 谁想身后留簿名? 5.柳宗元的故事和诗句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 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 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 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五类。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 《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 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 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 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 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 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 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 事迹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简介:宗元 (773-819),字子厚。 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12回答者: 志力物 - 七级 2007-3-2 23:29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xiexie 相关内容 • 欧阳修和柳宗元山水诗文的比较 4 2008-4-29 • 急需柳宗元的《渔翁》的诗文大意 37 2006-12-7 • 柳宗元被贬永州期。 6.关于歌颂柳宗元的诗词七律·柳宗元(宽韵) 寒风瑟瑟庙堂牵,君子为人直往前。 心系民情求正道,身忧国本忍流言。 冲罗陷阱抨时弊,克险排坚吊古贤。 曲笔婉言翰似剑,苌弘化碧柳如泉。 注:流言: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 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甚至民众也还骂声不绝。 吊古贤: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柳常以凭吊古人如苌弘、屈子等以**自励。 七律·柳宗元永州十年 寒江抱雪钓孤舟,羁客南来十载游。回首长安悲国是,栖身草舍煮心秋。 永州司马柑香结,华夏文明庶子忧。一脉诗魂传万代,共狷潭水洗潺愁。 七律 柳宗元 德誉吾宗文寿世,万端摈弃哭秋风。 峭幽峻郁书悲愤,疏淡清深述曲衷。 天说恢弘缘子厚,道明顺致誉河东。 永州山水皆凄怆,渠纵潭横本不同。 七律●叹柳宗元 鼎新除弊寸心丹,功败垂成筋力残。 祸起萧墙倾巨厦,谪迁蛮郡怅征鞍。 一朝构陷蒙羞易,十载沉埋雪耻难。 寥落荒州抑郁死,诗文每读泪阑干。 7.柳宗元的江雪 诗全部诗句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是美丽的,江雪是神奇的,永州的江雪更是韵味无穷…… 柳宗元是杰出的,贬永的柳宗元是幸运的,能写出《江雪》诗的柳宗元更是名留千古…… 当江雪奇遇柳子时,当柳子走近江雪时,诗坛上的佳话被创造出来了——《江雪》的诞生。柳子惊奇永州的山水,惊奇永州的江雪。 更惊奇江雪中有自我。 永州是湘南的一座美丽的文化古城,地理环境更是十分优越。 碧绿的潇水穿城而过,秀丽群山环抱周围,放眼望去,山水映衬,满是绿色,犹如上帝精心打制的一块绿宝石,让这座古城永远放射着生命和青春的光彩。然而,永州古城最令人陶醉的景致还是雪景。 当漫天大雪给群山换上银装时长骸拜缴之剂瓣烯抱楼,到处是白皑皑的一片。在这个银色的世界里,潇水像套在古城脖子上的宝石项链,格外醒目,绿得发亮。 这种迷人的美具有唯一性,她只属于永州,只属于永州的江雪奇景。一千多年前,当满是疲惫和创伤的柳宗元来到永州时,他幸运了,永州也幸运了。 永州的山水成就了他的文学才华,他的文学才华表现永州的山水之美,《江雪》诗是明证。当然,《江雪》不是纯写景的诗,而是借永州特有的景色抒发诗人特有的情怀。 因此,读这首诗时,不能简单地视为写景诗,必须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这首诗丰富的内涵和永恒的魅力,去感受柳子的存在。 一、艺术的画面。 《江雪》诗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雪”无疑是诗人要写的重要内容。 如何写好雪?是此诗写景的关键。诗人颇具匠心,他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 然后,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前两句是画面的背景,是写“大”景和“虚”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中,没有一个“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千山”、“万径”极平常的用语措辞,既扣住了永州多山的自然地理特征,又把漫天的雪景写得无限开阔,远远超出了视力所及,给人以无涯的想象。 “鸟飞绝”、“人踪灭”是从大雪后的效果,启发读者去想象雪之大。后两句是画面的中心是写“小”景和“实”景。 因潇水在严冬不结冰的,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的这幅画面中心。孤独的渔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因为有渔翁,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 因为有漫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作者正确处理了各景物的关系,是此诗具有画意的重要原因。 所以有人说,艺术是一种关系的表现。 二、玄妙的禅趣。 透过诗的表层的画面,深入诗中,就可以发现,禅趣是深藏在诗中的内涵之一。有学者说,《江雪》诗“呈现一种不可言喻的禅说”。 这评价很到位,禅味是柳宗元诗歌特征之一,在《江雪》中更是明显。作者懂禅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江雪》诗的禅味在那里呢?一是,创造了一个寂静空无的境界。诗中所写的阔大的境界,完全是一个一尘不染、一声不响的白漫漫大地真干净的空无世界。 除雪之外,千山之中听不到一只鸟的啼叫,万径之上见不到一个人的踪影,寂静空无到了极点,读者在此诗中可充分感受净化了的静远、空旷、明净和空灵,忘却俗世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享受着禅意带来的愉悦。二是,诗化了修炼自我的艰难。 渔翁独钓寒江,显然意不在鱼。朱子刑认为:“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 渔翁独钓寒江的意义在那呢?应该是一种启迪:修炼成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练。实现某一目标要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压力,品尝常人不愿品尝的孤独。 就象独钓寒江的渔翁一样,尽管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却能淡然处之、静定自若。此诗深含着哲理,好诗需要哲理,因为哲理也是一种美丽。 三、孤傲的心境。这是《江雪》诗的第三层内涵,也是作者在诗中真正表现的主要内容。 诗有写景为主的,也有写意为主的。《江雪》写的显然不是实景,而是写意。 其意有二:一是抒写孤独之情,一是描绘傲岸之态。在辽阔背景反衬下的独钓的渔翁,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无援。 孤独的渔翁形象显然不是写真,而是自我形象的象征。独钓寒江,应是诗人遭贬后心态的艺术的幻化。 令人生寒的漫天雪景,实际上是政治上的重压形势的变形写法。因大雪严寒的威力而出现的“鸟飞绝”、“人踪灭”的自然现象,正是当时顽固派对永贞革新力量的打击和严惩而造成的畏惧的社会心理的形象描绘。 然而,诗中孤独的渔翁又是高傲的,就象诗人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渔翁藐视着冰天雪地带来的严寒和寂寞。尽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妥协和退让,而是执着地守着一叶孤舟,垂钓寒江。 再看诗的取景,采用的是俯瞰角度、居高临下式描写,其中同样透露出作者的一股不屈的傲气。 由此可见,《江雪》诗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个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诗人自我的内心的袒露,一种人格的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