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隐士的诗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刘安:《招隐士》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左思:《咏史》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过故人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阮瑀《隐士》诗词 四皓南隐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寝兴思其义,澹泊味始真。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孟郊《隐士》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怀南岳隐士》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元稹 《寄隐客》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果》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白居易 《中隐》 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李德裕《访韦楚老不遇》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许浑《寄题南山王隐居(一作王隐士居)》 磻溪连灞水,商岭接秦山。青汉不回驾,白云长掩关。雀喧知鹤静,凫戏识鸥闲。却笑南昌尉,悠悠城市间。——许浑 《题灞西骆隐士》 紫府丹成化鹤群,青松手植变龙文。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李商隐《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写真存焉》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韩偓《南亭》 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懒求施主修真像,翻经文是妄言。出浦钓船惊宿雁,伐岩樵斧迸寒猿。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杜荀鹤《题江寺禅和》 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李中《书蔡隐士壁》 烟萝拥竹关,物外自求安。逼枕溪声近,当檐岳色寒。药苗应自采,琴调对谁弹。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挂冠。——李中《寄庐山庄隐士》 盛府宾寮八十馀,闭门高卧兴无如。梁王苑里相逢早,润浦城中得信疏。狼藉杯盘重会面,风流才调一如初。愿君百岁犹强健,他日相寻隐士庐。——徐铉《赠浙西顾推官》 仙人好负局,隐士屡潜观。——张鷟《扬州青铜镜留与十娘》 千峰映碧湘,真隐此中藏。饼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风榸支酒瓮,鹤虱落琴床。虽斅忘机者,斯人尚未忘。——贯休《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2.有哪些词来形容隐居人士【北郭先生】: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避世墙东】: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餐松饮涧】:食松实,饮涧水。 指过隐居生活。【朝令夜遁】:令:召。 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形容甘于隐居避世。 【出处殊途】: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出处殊涂】: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亦作“出处殊途”。【大隐朝市】: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人口稠密的热闹之处。 指大彻大悟的隐士,不必隐居大山,大闹市也可隐居。【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东山之志】:指隐居的念头。【杜门晦迹】:晦:隐匿。 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遁世绝俗】: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同“遁世离俗”。 【发扬岩穴】:岩穴:山洞,引申为隐居之处或隐士。表彰提倡不求功名的人。 【焚香扫地】: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伏鸾隐鹄】: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 后泛指隐居的贤人。【高举深藏】:高高地举起,深深地躲藏。 指避世隐居。【高举远蹈】:举:起飞;蹈:踩上。 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高人胜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胜士:指隐居者。 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高翔远引】:形容避世隐居。【膏肓泉石】: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 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躬耕乐道】:躬:亲自;道:圣贤之道。 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挂冠神武】:指辞官隐居。【盥耳山栖】:盥:洗;栖:居住。 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躲到山里,用颖水洗耳,以免受传言的污染。比喻隐居不仕。 【归老林泉】:林泉:山林泉水之境,指隐居之地。回到林间幽境安度晚年。 【海怀霞想】:本托意仙游。后指远游隐居之思。 【箕山挂瓢】:用为隐居不仕之典。【寄迹山林】: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江海之士】:旧指隐居不愿出来做官的人。【角巾东第】: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角的头巾;东第:即家乡。 穿着普通的衣服,回到家乡。比喻隐居不仕。 【敛影逃形】:隐蔽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林栖谷隐】: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龙蛰蠖屈】:比喻隐居不仕。【鹭朋鸥侣】:指与鹭、鸥为友。 比喻隐居生活。【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南山隐豹】:比喻隐居山林而不仕的贤者。【鸥鸟忘机】:机:巧诈或权变之心。 指像鸥鸟一样,日与白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心计。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披发入山】:指离开俗世而隐居。【潜遁幽抑】:潜遁:隐匿、躲藏;幽抑:幽居。 逃避世俗,过隐居生活。【潜光匿曜】:隐藏光采。 常指隐居。同“潜光隐耀”。 【青门种瓜】:在京城东门外种瓜。指隐居不当官。 【轻举绝俗】:犹言避世隐居。【轻举远游】:指避世隐居。 【穷居野处】:穷人在荒蛮之地居住。引申远离城镇,过隐居生活。 【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三径之资】: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 【散发抽簪】:指弃官隐居,逍遥自在。【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钟鼎:古代的乐器钟和盛食物的鼎,这里比喻贵族生活。 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比喻隐居的高贤。【深藏远遁】: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 指逃避尘世而隐居。【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 亦喻知难而止息。【望岫息心】:多指遁世隐居。 亦喻知难而止息。同“望峰息心”。 【文行出处】: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卧龙伏凤】: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 隐居。【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 指避世隐居。【啸傲林泉】:林泉:山林泉石,指退隐之地。 形容自由自在,放旷不受拘束的隐居生活。【削迹捐势】:削迹:匿迹;捐:舍弃。 隐匿踪迹,舍弃权势。旧指隐居。 【岩居川观】: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岩栖谷隐】:住在深山洞穴中,饮食在山谷里。指隐居山谷之中。 亦作“岩栖谷饮”。【岩栖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羊裘垂钓】:汉代严光和与刘秀一起游学,刘秀即帝位,严光变名披羊裘隐钓济中。比喻隐居生活。 【佯狂避世】:佯:假装;避世:指隐居不仕。假装疯颠,逃避世事。 指封建士大夫逃避现实的一种消极处世态度。【养音九皋】:比喻贤才隐居修德。 【遗世忘累】: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遗俗绝尘】: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弋者何慕】:弋者:射鸟的人。射手对高飞的鸟束手无策。 旧喻贤者隐居,免落入暴乱者之手。【因树为。 3.描写“隐士”的句子有哪些1.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 --刘安:《招隐士》 2.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左思:《咏史》 3.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4.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7.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8.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怀南岳隐士》 9.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元稹 《寄隐客》 10.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果》 11.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 《中隐》 4.描写“隐士”的句子有哪些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 --刘安:《招隐士》.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左思:《咏史》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怀南岳隐士》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元稹 《寄隐客》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果》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 《中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