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福建的诗句有什么《沁园春 和复初省郎韵,纪仲春陪诸名胜游西》 年代: 作者: 曹伯启 掾尉迟亨亨甫,福建同提举毛吉甫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来恼人。笑劳生强半,登临有兴,身司莞库,所向无亲。马服车辕,鹰罹**,也算人间一度春。情无赖,怕岸花汀草,弹指成尘。朋簪契我天君。更不管、长须喜与嗔。任把酒论文,且行且止,幕天席地,谁主谁宾。敬德猖狂,春陵笑傲,延寿丹青画不真。归鞍好,向梅山东下,数点行云。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 年代:宋 作者: 方回 六桥久客旧湖滨,春日花开不似春。 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 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 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2.形容福州的诗句福州山川秀丽,万千景象,赢得多少诗人骚客歌吟,自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荀鹤、陆游、辛弃疾、张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著名学者朱熹、蔡襄、杨时、赵汝愚等纵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咏颂福州的名篇佳作。 当我们欣赏之余,凭吊觅迹,揽胜抒怀,领略福州文化历史,引发思古之幽情,眷恋乡土之情思。 从年代来看,唐代诗人陈翊《登郡城楼》一首是较早描写福州诗: 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西晋太康三年,首任郡守严高见无诸的旧冶城规模狭小,请地理专家勘测设计,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为郡城,面积比冶城大几倍。 对于子城的优美景色,从诗中“沙墟阴欲暮”、和“孤径回榕岸”二句,可见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绿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称。 晚唐诗人杜荀鹤(846-904年)《闽中秋思》是咏福州较早的一首绝句: 雨匀菊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清。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旅途所见的闽中秋色,以“紫菊“ 和“红蕉”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围,展现一幅南国图画,不过,闽中多山,交通不便,诗人便有“ 只堪图画不堪行” 的感叹。 晚唐诗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闽都的山川、寺院、桥浦、泉树、舟钓等景观,以别致的回文诗,描绘当年福州城迷人风光: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睛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瓒(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遗户部外郎完成册封闽王王审知使命后,在台江码头新丰市堤,出席闽王饯别宴会后赋诗一首,《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身替与交新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在这首诗中将台江自然景观入诗,所谓“ 台江码头新丰市堤” ,在现在台江的新街,此诗证明唐末大庙山新街一带江水和沙渚交错,船只纵横,成为近水埠头,商市也在堤边渐兴。同时也说明福州别称榕城始自唐末,并非-般人所述起于宋张伯玉编户植树之后。 这具有史料价值。 谢泌(950-1012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于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风物诗: 一别无诸岁月长,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敕齿冰。 这首诗反映出自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据载,王审知先后舍钱90万贯,大盖寺院,福州诸县在五代时大大小小共拥有700多座寺庙,诗中说“千簇寺”,并没有夸张,“七塔”也是事实。 这七塔除了现在的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外,还有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育王塔。 福州蔡奇巷,旧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岁能诗,举神童,赐进士出身,官历司农卿,居此而得名。 宋真宗赵恒皇帝赐诗《赐蔡伯唏》赞扬伯唏,鼓励他努力上进。 七闽山水多灵秀, 四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 婴儿自有老成姿。 才当学步来朝谒, 方渐能言便赋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 青云万里有前期。 在这首诗中不但赞扬蔡伯唏,更赞美了蔡的家乡。 首句“七闽山水多灵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杰杰地灵,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吕祖谦(1137-1187年),宋隆兴进士,他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他的《登郡城》虽名为登郡城,实写宋时福州学风之盛: 路逢十客九青衿, 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头巷尾读书声。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 “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 ,五代设 “招贤院”、四门学,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宋有“内汤” 地名。 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 曾看华清旧浴池, 徘徊却想开元事。 此泉何日落天涯, 不见莲花见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城里三山古越都, 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 便是天然水墨图。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 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王,而今人去台空 ,究竟“何处繁。 3.描写福建的诗句有什么中国地图诗之福建散游篇 ---闽山闽水的一亩三分田(福建篇)诗/贵谷子永蔚的海天在故乡光阴如幻,有一些陈记很久的梦想,我心中的思绪道不尽闽省大地的繁花似锦,依山傍海,山美巍巍莽莽,水秀淼淼汤汤,屿岛星罗棋布胜景,美哉海岸线弯曲浩长,广林芳翠,夷彰瑞祥,水上点点帆影兴旺,海风吹拂,暇悠飘荡。 有福之地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晒出一些想象,榕城的空气漫濞着每个人的幸福,幸福的眼睛一一指认了福山闽江。寿山石、南后街和三坊七巷①,来到你身边,轻轻伫立,把目光投向。 最后我的味蕾带领我走进佛跳墙②。鲤城③的刺桐树在清源山④晨练,瀑布朝天赏心,马可波罗在刺桐花的光阴里漫步,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盛景,郑和七下西洋的舟棹渡影,打开一带一路的碧波连线搭桥。 沧海之路,古传至今,风采依然。妈祖上善若水,面目慈祥。 云水谣⑤的古榕沐浴清风徐徐,怀看乡土淳朴,乡音走过自然,听溪水浣淙,相生于南靖民风民俗的古镇之中,东山岛⑥的时光没有马车喧闹,蝴蝶飞翔是为了热情的五月花粉时光,晨露淡定,徜徉于岛上烟濛与漳州之间。永定土楼⑦的围龙屋是收藏家,它收藏了客家人的历史,客家人的民俗,客家人的族性神秘是客家文化的奇葩,龙岩山水烙下闪光的红色印记,古田⑧种下了星星之火的思想,在每棵树及白天和黑夜的土地上。 沙县小吃的闯荡是三明人无畏的榜样,泰宁大戏⑨吹腔是闽西文化的信仰,南词的韵味,宜黄戏⑩的修养,突出了三明的人文,见证朴实的山乡。小种⑪季节唤醒了武夷山的隆冬,大红袍的红土地在南国竹乡,武夷茶道用一抹茶的功夫理顺江南北闽,九曲溪胸怀茶香的图腾,用叶绿的姿态诉说九龙窠⑫的珍藏。 水金龟,不见天,醉海棠,一枝香⑬冬暖夏凉,血脉喷张,乌龙有茶香。和平古镇在描绘闽北的纷纷扬扬,和平书院⑭拂过二里青石街道的灯火,半山园⑮代表了和平古镇的古意和怀旧的优雅,一棵百年苍劲茶花树不断释放红花烂漫,蜂蝶绕荒,苔藓深巷,傩戏纲常。 福鼎的芋头龙眼新鲜真挚,一方水土郁养唯美香浓的宁德村乡。太姥山⑯的万象在游人意识里转换,高高低低,葱葱蓉蓉,有时三月溪秀,有时五月瀑流,碑刻的八月人文丰富,九月的古刹是古色的奇观,灵峰摩崖,怪石镇雄,抗倭的英雄在三十六寺上下传诵。 太姥山岳,随意神工闽东。鼓浪屿的琴声在日光岩悠悠响起,白玉兰让醉酒的路灯拉长,风中的玉兰花香多愁善感,随琴声悲伤或顿扬。 鼓浪屿的风鼓浪,有人尖叫,有人拍浪,有人在林氏府,有人在福音堂,海天堂构⑰天天忆念,忆念主人黄秀烺和鼓浪屿的人来人往。妈祖的湄洲岛⑱眉目清秀,轮廓慈良,天海一色,碧沙洗浪,岁月流淌,渔民心中的图腾是妈祖娘娘。 福宗绵长,东海闽江,人文传承两岸,共庆时代显彰。 4.写福建的诗句有哪些最佳答案1.《享受》 在鼓浪屿的迷蒙雨中, 闲坐在屋檐下, 望着不远处的海发呆, 也是一种享受。 如果再泡一壶铁观音, 一边品茶 一边发呆 这种享受一定会 深入心灵 而且铭记一生 2.《鼓浪屿听琴》 在鼓浪屿听琴 人不想成仙都难 海水一涌再涌 在一排浪的阶梯上敲出的声音 将平生的疲劳隔远 面对一架十八世纪的钢琴 遥想琴王的手指 从这里伸向海中 黑键白键,时间与空间 谁的裙裾从石梯上缓缓步下来 这岛屿是个迷梦 海水正从绿滑向更深的绿 无需高山无需流水无需知音 有石头 有海水 有琴声 当有人从沙滩上拾得宋瓷的碎片 我已认不出自己是哪个世纪的女子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5.有什么诗句是赞美福建的1、《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宋代韩元吉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译文: 把酒相对,依依话别,回首往昔,竟是百事成空,当年在京口结伴同游、互相酬唱的情景已如旧梦。 而今您挥毫染翰,云烟满纸,诗风雄健,仍不异昔日;我却早已白发盈巾,满头霜雪,变成皤然衰翁。 在这腊尽春回之际,梅花盛开,梢头已染成一片嫣红;待您到任时,春光明媚,白茶叶也该争先吐出芽叶为您洗尘接风。 人们领略闽中的溪山之胜还要靠您的妙语佳句,希望您稍微绕点路,到我建造的凌风亭题诗揽胜。 2、《送郑侍御谪闽中》 唐代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译文: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 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 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 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3、《闽中秋思》 唐代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译文: 秋雨使丛丛紫菊颜色浓淡均匀,金风吹拂片片红蕉叶飒飒有声。 闽中北面是高山南临汹涌大海,便于成图作画而道路崎岖难行。 4、《福州即景》 宋代谢泌 一别无诸岁月增,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漱齿冰。 译文: 福州真是一块福地,夏日炎热,有赖寒泉解渴降温,冬日寒冷,又有温泉驱寒护身。 道路逢人半是僧说明人心安定,也说明宋代福州这个地方极为崇尚佛教。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反映自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后直至宋代年间,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规模之大冠于南方各省。 这使人联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京,而福州对佛教的热衷程度,在字面上看似乎比南京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5、《福州温泉》 宋代程师孟 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时。 此泉何日落天崖,不见莲花见荔支。 译文: 曾经看到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思绪徘徊至唐玄宗即位开元之治之时。 华清池从何时开始像日落天涯般萧条,已不见唐玄宗为讨得杨贵妃欢心,远运新鲜荔枝。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6.描写福建优美的句子有哪些赤壁红岩,山环水转,峰峻、石奇、水秀、谷幽,被誉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石门湖坐落于冠豸山之东南,春来水暖,白鸭犁波,游船时而穿梭峡谷,时而信步水面,“水转山间走,山回水中行”,似觉无路可通时,猛然有一“石门”中开,又是一处“神奇”。 来到新罗区江山乡山塘村,在一片开阔地前,绵绵起伏的群山,陡地勾画出一位美女———仰面隆胸,长发飘逸,泰然自卧。 这是天地间罕有的“江山睡美人”奇观。 闽西自古以来生活着两支不同文化特性的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支系,传承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闽南支系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相互渗透、交融,造就了闽西文化的瑰丽多姿、神秘多元。 土楼,则是闽西客家文化的载体与缩影。走近土楼,即能领受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这种大体量的壮伟民居,或以存同求异、丰富多样的方形,或以凝重厚实的浑圆,蕴含着自身的文化意趣与美学价值,在闽西崇山峻岭间演绎颠扑不破的方圆组合的世界,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成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和世界建筑的奇葩。 美丽福建,我的梦, 人生因为有梦想而精彩, 国家因为有梦想而富强。 梦想是什么。文章热词:赞美福建的诗句诗歌 上一篇:描写摘苹果文章句子 下一篇:赞美。 天涯海角,蓦然回头,它不在你的身后,而在你心房!比如“啤酒”“鱼羔”等 :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 玉田小枣儿甜在心!衡水老白干 酒香味更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