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华山的诗词诗词华山诗词: 崔颢(?--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开元十一年(722)进士。天宝中,官尚书司勋员外郎,他以才名著称,好饮酒赌博,行为轻薄,为时论不满。 早年为诗,情致浮艳。后游览山川,从军东北边塞,风格转为雄浑豪宕。 他的短诗,清新活泼,富有民歌风味。颢之黄鹤楼,李白见而赏之,题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行经华阴 迢?i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峭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参考资料:。 2.关于华山的古诗或诗词华山 年代:【唐】 作者:【李洞】 体裁:【七律】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华 山 __寇准(宋) 只 有 天 在 上 更 无 山 与 齐 举 头 红 日 近 回 首 白 云 低 整首诗是用青天红日白云来映衬华山的气势。 华山 唐李洞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3.关于华山的古诗华山 年代:【唐】 作者:【李洞】 体裁:【七律】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华 山 __寇准(宋) 只 有 天 在 上 更 无 山 与 齐 举 头 红 日 近 回 首 白 云 低 整首诗是用青天红日白云来映衬华山的气势。 华山 唐李洞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4.有关华山的诗句古风其三十一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华山题王母祠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旅次华州,赠袁右丞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华山歌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关门望华山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古】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 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过华阴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五古】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年代:【唐】 作者:【钱起】 体裁:【五律】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年代:【唐】 作者:【韩愈】 体裁:【七绝】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寄华山僧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体裁:【五排】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送田卓入华山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雨后过华岳庙年代:【唐】 作者:【李山甫】 体裁:【七律】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华山年代:【唐】 作者:【李洞】 体裁:【七律】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宿华山年代:【唐】 作者:【许棠】 体裁:【五律】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 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华山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五排】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松树年代:【唐】 作者:【元稹】 体裁:【五古】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年代:【唐】 作者:【顾况】 体裁:【五古】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失风鼓唅呀,摇撼千灌木。 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苍鹿。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 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华山寻隐者年代:【唐】 作者:【李频】 体裁:【五律】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 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余。 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华山南望春年代:【唐】 作者:【朱景玄】 体裁:【五排】灵岳多异状,巉巉出虚空。 5.关于华山的诗句要一点华山的诗句,不要诗,好的话最多可加50分,咏华山宋朝 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意思;站在华山顶山,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没有哪座山能与华山一样高一样齐的.抬头看去,看到太阳离我们那么近,回过头看,一朵朵白云低低的飘在山腰间.作者简介;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应天山有,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迈,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咏华山天下名山众,/惟此最险峻./名山各千秋,/惟此多神韵./石莲怒放姿,/苍龙腾飞阵./三峰插南斗,/一掌揽北辰./突兀傲苍穹,/峭拔垂乾坤./巨灵传神话,/老君有轶闻./群仙天外客,/毛女秦宫人./造化真奇巧,/引世探迷津./遂使乐山者,/慕名频登临./李白叹峥嵘,/韩愈为惊魂./端的神仙境,/真源费猜寻./徒羡陈希夷,/云台隐终身./往昔我首途,/曾作《华山吟》./今再来拜谒,/重逢意尤深./欣喜有缆车,/如鸾飞天门./松涛壮人怀,/惠风拂衣襟./不求灵丹药,/不采茯苓根./不慕羽客居,/不思归山林./自知是凡骨,/岂能免浮沉?!/只望觅净土,/仰贤沐清芬./幸又临绝顶,/顿作方外人./烦嚣俱抛却,/返璞竟归真./东迎旭日升,/西醉火烧云./始悟天寥廓,/山雄赖地脉./大块即华章,/深壑有诗痕./但愿借飞瀑,/涤我心上尘./但愿借晴岚,/润我笔下文./快哉逍遥游,/俯仰已忘神。 6.关于华山的古诗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宋代寇准《咏华山》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3、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译文: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 4、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唐代李洞《华山》 译文: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5、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唐代贾岛 《送田卓入华山》 译文:瀑布高耸,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7.描写华山的古诗或诗词有哪些1、《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华山畿·君既为侬死》南北朝:佚名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3、《华山》唐代:张乔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4、《华山》唐代:李洞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万户烟侵关令宅, 四时云在使君楼。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5、《归马华山》唐代: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8.描写华山的诗句大全春:春风满面 春风夏雨 春风一度 春风野火 春风雨露 春风沂水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和景明 春寒料峭 春华秋实 春花秋月 春暖花香 春兰秋菊 春露秋霜 春满人间 春梦无痕 春暖花开 夏:烈日炎炎 太阳高照 花团锦簇 郁郁葱葱 鸟语花香 生如夏花 风凉水冷 电闪雷鸣 骄阳似火 夏阳娇艳 天高云淡 如火如荼 绿树如荫 挥汗如雨 酷暑难耐 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夏日可畏 盛夏酷暑 赤时当空 暑气蒸人 火伞高张 炎天暑月 赤时当空 燋金烁石 秋:西风落叶 桐叶知秋 天高气爽 秋高气爽 金风飒飒 江枫渔火 林寒涧肃 秋风萧瑟 秋扇见捐 一叶知秋 天末凉风 叶落知秋 望秋先零 望穿秋水 今风玉露 冬: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号雪舞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 千里冰封 天寒地冻 寒花晚节 天凌地闭 岁寒三友 一寒如此 东寒抱冰 天寒地冻 日长一线 瑞雪纷飞 雪上加霜 冬日夏云 雪中送炭 十月冬腊 漫天飞雪 9.描写华山的诗句古风其三十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华山题王母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华山歌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关门望华山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古】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 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过华阴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五古】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年代:【唐】 作者:【钱起】 体裁:【五律】 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年代:【唐】 作者:【韩愈】 体裁:【七绝】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寄华山僧 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 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体裁:【五排】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送田卓入华山 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雨后过华岳庙 年代:【唐】 作者:【李山甫】 体裁:【七律】 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华山 年代:【唐】 作者:【李洞】 体裁:【七律】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宿华山 年代:【唐】 作者:【许棠】 体裁:【五律】 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 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华山 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五排】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松树 年代:【唐】 作者:【元稹】 体裁:【五古】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 年代:【唐】 作者:【顾况】 体裁:【五古】 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失风鼓唅呀,摇撼千灌木。 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苍鹿。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 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华山寻隐者 年代:【唐】 作者:【李频】 体裁:【五律】 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 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 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余。 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华山南望春 年代:【唐】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