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一定谨遵教诲的诗句

1.谨遵教诲的“谨”是什么意思

谨:郑重地;恭敬地。

补充:

谨遵教诲

翻译:恭敬地听从老师的教导

谨拼音:jǐn

释义:①慎重;小心。

②郑重地;恭敬地。

拓展:

慎重小心曰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谨而信”是为人子弟的行为规范之一。《弟子规》在“谨”的部分,详细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朝起夜眠,衣冠步履,洒扫应对等,告诫子弟要处处谨严,慎重小心,不可疏忽随便。如此详细的说明,足以表明古人对后代的殷殷嘱咐。谨并不是使人束手束脚,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心态。日后会受益无穷。《淮南子·人间训》曰:“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用敬慎的态度处理细小的问题,不轻举妄动,待时机恰好时,再采取适宜的做法,这正是圣人之举。

“谨”字有“言”,口为祸福之门,言语的谨慎尤为重要。《弟子规》上说“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历史上著名的子贡状告颜回偷粥败节的事例就很能说明这个道理,幸亏孔子知道颜回为人的品行,并去了解事情原委,才揭出原来是尘土落于粥中,颜回取出后不忍丢弃就吃下去的真相。我们对于事实往往并不了解,特别是不能掌握全局和行事者的存心,因此不可轻易议论他人。民国时期印光大师曾告诫学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谨防口舌是非,于己于人都有莫大的好处。

2.形容感激老师教诲的诗句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老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

3、三人行,必有我师

4、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6、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7、老师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8、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9、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关于感恩老师的诗句。

10、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3.形容严谨的诗句都有哪些

一.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唐朝 韦苏州))—意为人民的安定来源于社会建设的严谨,严治之则国泰民安。

二.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一枝花·不伏老》元代:关汉卿 )—意为为官做人能温柔如春风,也能威严如寒霜。

三.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赠郑十八贲》(唐朝 杜少陵))— 意为小人还存在于世,君子就要愈发为人严谨。

四.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歌辞·阳春歌》唐朝 李白)—意为古人的名声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史官治学严谨,白纸黑字地记录。

五.于斯答恭谨,足以殊殿最。(《信行远修水筒》(唐朝 杜少陵))—意为诗人治学严谨,对答如流,以此走到学术殿堂最高处。

六.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送崔邠拾遗》(唐朝 卢纶))—意为成功要靠不断地严谨钻研。

七.全凭德行两相宜。言语须防避忌。(《西江月》(宋 薛式))—意为为人处事都要严谨对待,以此展现自己高尚的品德。

八.此道至灵至圣,无令泄漏轻为。(《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唐 王论))—意为圣人之道即为面面俱到,严丝合缝。

九.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水调歌头》(宋 徐鹿卿))—意为世间百姓良莠不齐,要严于律己,不要受到他人影响。

谨傥舻盟拮泵荚冢拦旅摺。(《清平乐》(宋 张枢))—意为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便是小心处事。

4.形容教诲的话的成语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不可教训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过庭之训 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教亦多术 教:教诲;术:方法。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诗礼之训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谆谆告诫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晨提夕命 犹言朝夕教诲。

即温听厉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