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心有灵犀的诗句1.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0.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1.三尺焦桐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12.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14.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5.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6.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8.不思量,自难忘 19.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0.清清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1.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22.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2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2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2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2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2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29.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3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31.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吕洞宾《梧桐影》 32.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沁《离人》 3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狅。 李商隐《无题》 34.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35.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36.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37.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李煜 《菩萨蛮》 3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3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惫布粑鞔爸颍 椿鞍蜕揭褂晔? 李商隐.《夜雨寄北》 4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4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4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4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4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45.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4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秦观〈鹊桥〉 4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8.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4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5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51.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52.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54.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2.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全诗及诗意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⑤。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① 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 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 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 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② 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③ 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 相传犀角上有一道白纹,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④ 送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 分曹,分组。射覆,亦宴席间的游戏,将物品放 在巾盂等的下面让人猜,猜不中者罚酒。 ⑤ 听鼓,唐时五更二点则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 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这是一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 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 “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 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3.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谁的诗句1. “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2. 原文: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 字词注释: ①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②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③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亦为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 ④分曹:分组。 ⑤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古代的一种游戏。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⑥鼓:指更鼓。 ⑦应官:犹上班。 ⑧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4. 翻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4.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谁的诗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原文: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字词注释: ①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②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③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37383833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亦为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 ④分曹:分组。 ⑤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古代的一种游戏。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⑥鼓:指更鼓。 ⑦应官:犹上班。 ⑧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翻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5.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整首诗无题 其一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嘲。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首句以“昨夜”明点追忆旧事。先说明宴会时间,再说宴会地点,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无彩凤”写昨夜之情,在宴会上恨无彩凤之翼飞到所爱的人的身旁, “心有灵犀”指犀角中央白色,两头相通,故曰一点通。两心相印,虽身无飞翼,并不能阻挡两人情感的默默交流。“彩凤”、“灵犀”成爱情暗喻,形象婉蓄,色彩明丽,富音乐性。五六句从两人的默契转到对整个宴会的描绘,“送钩”是行酒时所作的一种藏钩的游戏,“射覆”是行酒时的一种酒令,在覆器下放杂物,令猜射之。这二句描写隔座行藏钩之戏,分拨猜测谜底,极写宴会的热闹欢快气氛,为相恋的欢悦涂上了更加丽艳的色彩,与恋人欢快之情和拍。七八句从恋情的欢悦转入“听鼓应官”,欢情一落千丈。诗人“嗟”叹自己为“听鼓应官”,而官身却“类转蓬”,象蓬草那样飘泊不定,因而两人后会难期,欢情难再,怎不令人感伤。这是一种反结法。前面极言欢情,结尾时欢情化为乌有,反衬诗人对这段恋情的难以磨灭,刻骨铭心。婉转轻快与沉郁顿挫两种风格融为一体,一气呵成,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