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书房的诗句有哪些描写书房的诗句有 1.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明.周怡 2.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 4.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郑 燮 5.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9. 书房藏典籍,学海是无涯。 10. 人生岁岁知晚景,天涯霜雪幕云林。——青臣 1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韩愈 12.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13. 笔底吞吐天下事,小屋笼尽济世心。 1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6.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海无涯苦作舟。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4%B9%A6%E6%88%BF 2.关于书房的诗句、格言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形容“书房”的诗句有哪些1、[宋] 章鉴《杭山八景》 原文选段: 万个长松覆短墙,碧流深处读书房。 释义: 不计其数的松树种满了矮墙旁边,绿水的深处就是书房了。 2、[宋] 周敦颐《读易象》 原文选段: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释义: 在书房认真的读书其他繁多的事物都放到一边,晴风和日丽青草旺盛天气很温暖。 3、[明] 陈祯《忆萧山故友》 原文选段: 西风吹雨暗书房,每忆萧山别意长。 释义: 西边刮来了风下起了雨,云雾笼罩下书房很幽暗,每次回忆起萧山的往事就特别的意味悠长。 4、唐 ·刘禹锡《陋室铭》 原文选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释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431346335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5、宋·陆游《岁暮》 原文选段: 书房偷得蜗庐样,仅仅能容老病身。 释义: 书房就像蜗牛壳一样小,只能容下我这个又老又病的身躯。 4.描写兰花的诗句大全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 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5.形容兰花的诗词1、《兰花》 宋代:潘牥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作者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 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 2、《兰花》 宋代:许棐 竹底松根惯寂寥,肯随桃李媚儿曹。 高名压尽离骚卷,不入离骚更自高。 作者许棐,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3、《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十八 兰花》 宋代:刘克庄 清旦书窗外,深丛茁一枝。 人寻花不见,蝶有鼻先知。 作者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4、《题兰花图》 元代:刘基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置月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薋菉葹。我欲纫之充佩祎。 睘睘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作者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5、《兰花》 明代:文嘉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 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作者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 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 6.形容兰花的诗词兰花相关诗词精粹 宋朝词 *************************************************************** 曹 冠 凤栖梧 兰溪 桂棹悠悠分浪稳。 烟幂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名满。 兴业 豪饮挥金碗。 飞絮撩人花照眼。 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 门可款。 舣舟闲上斜阳岸。 *************************************************************** 姚述尧 点绛唇 兰花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 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 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醉花月 轻红蔓引丝多少,剪表兰叶巧。 人向月中归,留下星钿,弹破真珠 小。 *************************************************************** 仲 殊 浣溪沙 兰蕙 楚客才华为发扬。 深林著意不相忘。梦成燕国正芬芳。 莫把品 名闲议拟,且看青凤羽毛长。十分领取面前香。 *************************************************************** 毛 滂 清平乐 春兰 曲房青琐,浅笑樱桃破。睡起三竿红日过,冷了沈香残火。 东风偏 管伊家,剩教那与侬华,谁送一怀春思,玉台燕拂菱花。 *************************************************************** 叶梦得 点绛唇 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高柳萧萧,睡馀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 情,欲与流年竞。残云暝。 坠巾慵整。独立芝兰径。 *************************************************************** 曹 组 卜算子 兰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迳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 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 赵 鼎 双翠羽 三月十三日夜饮南园作,旧名念奴娇 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竹鸟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 玉。 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属。 慨念故国风流,杨花春梦短,黄梁初熟。卷白千觞须劝我,洗此胸中荣 辱。 醉揖南山,一声清啸,休把离骚读。迟留归去,月明犹挂乔木。 *************************************************************** 向子諲 浣溪沙 宝林山间见兰 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疏炎更香饶。不将朱粉污高标。 空谷佳 人宜结伴,贵游公子不能招。小窗相对诵离骚。 *************************************************************** 王十朋 点绛唇 国香兰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 雅操幽 姿,不怕无人采。堪纫佩。 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 程 垓 浣溪沙 病中有以兰花相供者,戏书 天女殷勤著意多。 散花犹记病维摩。肯来丈室问云何。 腰佩摘 来烦玉笋,鬓香分处想秋波。不知真个有情么。 *************************************************************** 汪 莘 点绛唇 晓角霜天,昼帘却是春天气。小园行处。 双蝶相随至。 恰向梅 边,又向桃边觑。 孜孜地,访兰寻蕙。谁会幽人意。 *************************************************************** 魏了翁 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 知我者希 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鶗鴂 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 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 分,偏于发处知生色。 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 黄 机 谒金门 秋晚□蕙花为赋 秋向晚,秋晚蕙根犹暖。 碧染罗裙湘水浅,羞红微到脸。 窣窣 绣帘围遍,月薄霜明庭院。 妆罢宝奁慵不掩,无风香自满。 *************************************************************** 赵以夫 贺新郎 芝山堂下,兰开双花,瓣外环,两心中并,有同人之义焉。 瑞莲、嘉禾, 歌颂多矣,此独创见,小词纪之。 草色庭前绿。 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无奈薰风吹绿绮,闲 理离骚旧曲。 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 玉。 相对久,各欢足。 冰姿带露如新沐。 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 孤竹。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 总付与、一樽醽醁。学得汉宫 娇姐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 终不似,在空谷。 又 夜来月色可人,兰香满室,再用前调 碾破长空绿。 看银蟾、一轮似水,照人清独。缥缈风摇环佩碎,疑 是英茎妙曲。 忽散作、天花芬馥。帝子双双来洞户,炯肌肤、冰雪颜如 玉。 愁易老,意难足。 楚江万顷疏汤沐。 想佳人、依然携手,碧云 修竹。葱茜玲珑方寸许,清过千重夏木。 速就我、同倾湘醁。追忆兰亭 当日事,尽凄凉、也胜卢仝屋。 应不到,羡金谷。 ***************************************************************。 7.描述人如兰花的语句女子当如兰——清雅恬静 秀外慧中 喜欢和倾慕兰花,是因为她的真实与自然,清雅恬静,秀外慧 中。在中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没有哪一种植物能与兰花相比, “兰”,已完全离开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 号。 如果把女子比作花,大概唯有兰花可堪比拟。“丰骨清清叶叶真, 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兰花的魂清 骨洌可谓亘古独一,她清高避俗,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更可贵的,是“兰在幽林亦自芳”。兰花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 色,绝无矫揉造作之态,更无趋势求媚之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