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头发漂亮”的诗词有哪些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王建《赠溪翁》 3. 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 白居易 《任氏行》 4.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洛神赋》 5.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冯延巳《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6.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7. 夜半风吹雪满阶,头巾不裹把窗开。南枝暗就江头发,一点香从月下来。--白玉蟾《次韵曾丈探梅》 8. 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筹边头发竖,入阵骨毛轻。战马惜如命,宝刀都有名。酒酣常骂坐,嫌客话升平。--高翥《李将》 9.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陈与义《重阳》 10. 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王谌《渔父词/渔父》 2.描述女人头发的诗句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前一句句你可能用得着) 4.鬓似乌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发蕊。 5.罗裾有长短,翠鬓无低斜。 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 6.鬓挽乌云,眉弯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 7.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8.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 9.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10.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11.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熬夜整出来哦!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3.描写最长的头发的诗句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劈空而来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 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李白的身度,据他在《上韩荆州书》中的自我介绍是:“长不满七尺”。 参照有关历史记载,在当时是个中等个儿。以七尺的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不可能。 如果说是每根头发的总和,也从来没有这种描写法。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 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缘”,因为。 “个长”,就是这么长,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个长”、“个大”的口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 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 然而自己要知道白发,必须对镜。现在诗人在清亮的铜镜里,看到了自己的萧萧白发,知道是由于忧愤深广所造成。 这时有感慨了。于是又进入更离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构思:我的满头白发,这么多,看来有三千丈了,是因为心头有无限的愁丝所造成的。 这个明镜,是没有感情的,就该没有愁绪吧,怎么也映满了秋霜呢?秋霜是白色的,这里诗人用来形容白发,更增加了森冷的感觉。这种语言,并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绪深沉的慨叹。 连无情的明镜,也都感染了愁绪了,也都很萧索了,至于对镜的本人,那还用说吗?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的政治腐败,乱象已成,诗人对整个局势怀着很深的忧虑。 自已的理想不能实现,相反地受到压抑和排挤。但是,有节操、有抱负的诗人,不肯迎合统治阶级,他愤慨地叹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大约是他的愁绪郁结的原因了。 还 有 其它唐诗宋词之最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醉花阴》 )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恋花》 )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青玉案》 )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 《夜宿山寺》 ) 最美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长恨歌》 )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白居易 《卖炭翁》 )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苏小妹戏苏东坡句) 白的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将进酒》 )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秋浦歌》 ) 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 《望庐山瀑布》 )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北风行》 ) 最壮观的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 最大的柏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 《古柏行》 ) 最难请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琵琶行》 ) 最难寻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长恨歌》 ) 最亮的灯----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钱起 《送僧归日本》 ) 最让人感动的音乐----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 《古意》 ) 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杜甫 《野望》 ) 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遣怀》 ) 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 最不值钱的诗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最有威力的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王维 《老将行》 )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长恨歌》 )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 《春望》 ) 能采纳吗。 4.比较好的描写长发的句子我常常沉入水中,栗色的长发纷纷扬扬,绽开在水里,宛如一朵朵怒放的花朵,绽放,又凋零. 画中的妈妈,头发卷着,像个核桃仁。 ● 金色的卷曲的长发,自然地披散在肩上。 ● 她的波浪秀发在不停地摇曳着,好美。 ● 这姑娘额前垂着一溜蓬松的刘海儿。 ● 小姑娘的两条小辫儿,卷麻花似的悬在脖颈后面。 ● 他大脑袋上的头发毛楂楂的,像团起来的刺猬。 ● 她那条“羊尾巴”似的小辫子,在脑后摆来摆去的。 ● 她那长长的黑发,波浪似的泻到脖子上、肩上。 ● 两根辫子傍着圆圆的面孔,像两条黑蛇盘着一个菠萝。 ● 蓬松的刘海儿垂挂在前额上,犹如三月的杨柳。 ● 卷曲的刘海儿像一朵青丝编结的墨菊花,虚掩着一双细长的黑眉。 ● 灯光下,我忽然发现妈妈的黑发间夹杂了银丝,皱纹开始爬上了她的额头。 ● 她的头发总是保持着那整齐而又蓬松的发型,卷曲的刘海儿总是那样适度地吹拂在她的额头。 5.形容头发的诗句要诗句,作者可有可无,有了最好无题 李商隐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经古行宫 杜牧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长恨歌 白居易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恃宠 曹邺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河湟 杜牧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赠溪翁 王建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伤春 陈与义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北来人 刘克庄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南歌子 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菩萨蛮 冯延巳 玉筝弹未彻,凤髻鸾钗脱.菩萨蛮 冯延巳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山坡羊 王实甫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香闺一觉伤春睡.。 6.关于头发的诗词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迟(古诗源)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从古至今,无论线条粗细的女子,对于与“情思”谐音的满头青丝,总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牵挂吧。单是看看那些描写梳头的动词:绾、结、挽,还有那些花样繁多的发髻:盘螺髻,秋蝉髻,倭堕髻,拂云髻,飞凤髻……这么多美丽的名字,记载了多少纷纷扰扰的心情。难怪古代文人会在“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的情调里进退回环。即使英武如花木兰,在代父从军立下赫赫功勋的十二年之后,回到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何况是那些温婉可人的女子呢?她们在良人离别时,会小心地剪下一绺头发,珍重地请他带在身边。而且,自君别后,她们是那样率性地放弃着自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悦己的人不在身边,连头发都乱蓬蓬的懒于梳理了。 7.形容头发发质好的句子有哪些形容头发发质好的句子: 1、她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不长的辫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好像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2、蓬松的刘海儿垂挂在前额上,犹如3月的杨柳。 3、小泵娘的两条小辫儿,卷麻花似的悬在脖颈后面。 4、硬撅撅的像把钢刷子似的小辫儿挑战似地翘在后脑勺上。 5、她那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不长的辫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好像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6、几绺头发飞散在外边,好像是一个光轮把她笼罩着。 7、一头蓬松的黄发,偏偏欢喜飘舞,容易披散,不时需要整理,仿佛是为了使垂柳下面的的仙女遮羞而生的。 8、她头上长着一头非常浓黑的秀发。编成辫子垂向脑后,好像她的脖子过于娇柔,担负不起这头美发。 9、她的头发梳成皇冠形,像细碎的金沙一样闪着光。 10、浓密的头发天然卷曲着,栗色辫子闪烁着格外美丽的金光。 11、飘进飘出的女护士,一头黑发鬈曲得像绵羊尾巴。 12、一丝丝银白的头发从妈妈的黑发中钻了出来,爬到妈妈的额头。 13、她们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就像随风飘荡的太阳光线一般。 14、她头发全白了,干枯,无光泽。就像一堆存放过久的麻皮。 15、帽子下面露出一股一股的长头发,它们是先编成一根一根的小辫子。随后又绞成几根大辫子,再盘绕起来,就像编好在一个篓子上面的灯芯草。 16、她的头发已经半干,被晚风吹拂着,在明月般的脸庞前飘动着。 17、她脱下帽子,比丝更细更软的淡黄色的头发,照着树隙中透下来的阳光。像黄金一般闪耀。 18、她那一头弯弯曲曲闪着琥珀和青铜的光辉的丰盛的黑发美得眩目。 19、小丫头脑后那两绺随便扎起的头发,像公鸡尾巴一样,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 8.形容长发美女的好诗句有哪些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3、弱骨难夸羽翼丰,群抄狙戚相死从容。旧事谁堪眠蓬袭岛,胡旋乍舞四面风。 4、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5、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6、高髻云鬟宫样妆2113,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7、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8、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0、螺髻凝香晓5261黛浓,水精鸂鶒飐轻4102风。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 11、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1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5、体若游龙,袖如素霓。1653 9.描写最长的头发的古诗诗歌名称:《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注释: 缘:原因、因为。 个:如此,这般。 作者: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扩展资料 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把酒论诗,快意非常。北游幽蓟时,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 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