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乡村十一月的诗句

1.关于描写“十一月”的古诗词都有哪些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丙戌十一月二十八日南至寓杭》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卧厌邻人聒,晨兴亦喜晴。

心知云气好,眼眩日华明。

吾事元无节,南方暂偃兵。

新妆小儿女,谁识旧承平。

3、《闰十一月十一日病酒不能扶头忽得成父弟书继》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北风将雪昼成阴,冷屋闲窗偃卧深。

百虑欲醒还皎皎,白头高拥更岑岑。

诗从岭外来双璧,书自江东得万金。

得友似斯真足慰,有兄如我竟何任。

4、《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二绝》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当时开向杏花后,今日绽当梅萼前。

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满枝燃。

5、《腊月朔第二孙绳祖弥月喜期与翁同十一月而又》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绳祖初弥月,清晨抱见翁。

颇怜头额大,妆爱月时同。

句法何时就,家声待汝洪。

吾年八十二,方见汝成童。

6、《后十一月十一日夜宿柳子镇》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早岁无知到柳桥,黄流澎湃客雄豪。

自从道路无形势,今日睢阳益谩劳。

7、《十一月七日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寒更催欲尽,曙色转鸡吭。

鸣雁背晓斗,清笳吟宿霜。

空山岁华晚,故园归梦长。

晨起临清镜,悲嗟发已苍。

8、《十一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泉在何处。

9、《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

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

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

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10、《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作》

年代: 唐 作者: 韩偓

曳裾谈笑殿西头,忽听征铙从冕旒。凤盖行时移紫气,

鸾旗驻处认皇州。晓题御服颁群吏,夜发宫嫔诏列侯。

雨露涵濡三百载,不知谁拟杀身酬。

2.描写乡村月色的诗句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过 故 人 庄 《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融身于世外的特殊感受和认识,体现了他悠然闲适的诗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朋友邀我做客。

“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写山村风光。绿树环抱着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

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把酒闲话。窗子一开,扑面而来的是谷场和菜圃,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送来阵阵泥土和庄稼的气息。

这田园风光简直令人陶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我还要到你家,喝菊花酒。

朋友间那种融洽的感情、诗人对田园的喜爱溢于言表。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他善于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过故人庄》很能表现他的这一风格。

值得强调的是,孟浩然的田园情趣毕竟是封建文人的闲适恬淡之情,与劳动者的田园情趣有本质区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春游西湖,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西,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低临水面,像要探足水中濯洗一般。春天来了,西湖水涨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见早来的黄莺争抢着飞上向阳枝头唱歌儿,它们还有些怕冷;不知是新到谁家的一双小燕子从水边衔了泥飞回去筑巢。

春到西湖,鸟儿们开始活跃起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人看到路畔野花似开未开,但看势头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已是绿草如茵,但草地还不够深,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被它埋没起来。西湖之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后,诗人来到绿柳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于是赞叹地说: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呢! 这首歌咏西湖的诗,旨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要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为此,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二、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属动物,花和草是植物,这样的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诗人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诗中写水、写云,写莺、写燕,写花、写草,无不如此。

试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才能”两个字眼,是多么富于动态,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前面六句中,诗人已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则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这里怎样可爱,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而外,未作任何形容,全凭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

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更是难能可贵。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对于他的政绩,历史对他褒贬不一,但是对于他的文学成就无不交口称赞。他的许多诗文都写得别具一格,既具有高超的。

3.描写十一月的励志句子有哪些

1、十一月,正是霜寒露冷、黄叶凝露成霜时候。十一月是金色的,一片又一片的金黄映入人们的眼帘,就连黄昏落幕时的一溪清流,都倒映着金黄的色彩。

2、走在十一月的月色下,遐思一如生了双翼的彩凤,从心灵的窗口起飞,拜揖歌舞窈窕的玉宇琼楼。

3、十一月的乡村,从未变得空旷萧条,也从未改变过丰腴厚重的景象。

4、十一月的手掌拂去小溪夏日的狂躁,用心聆听着秋日的私语,温顺地弹唱着十一月醉人的秋歌,惹得天空湛蓝高远,碧空如洗。

5、十一月的轻风,像一个神奇的丹青妙手,泼墨出一帧多彩的图画:紫红的葡萄美若玛瑙,黄橙橙的柿子高挂树梢,金黄的玉米咧着嘴笑,洁白的棉花仰面欢歌,火红的枫叶沉醉了十一月。

6、十一月,原来只是活在记忆远方的一首离歌,就如雨滴敲打在所有人的心头。

7、从十一月金黄的脉络里溢出的几粒清脆的鸟鸣,和着树叶的击掌鸣唱,谱写一曲十一月花凋叶落的挽歌。

8、十一月的乡村,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9、十一月,穿过留在夏季的所有温度。在窗棂上刻画成一朵雾花,留下些许在心底的不舍。让记忆在笔尖流逝。

10、十一月,记忆开始随着落叶的飘零点缀着某些人的故事,在那些蓝的有些过分的天空下。

11、雷声在秋分的接口收敛起往日的放浪形骸,在十一月里慢慢变得沉寂,温驯。

12、秋天的财富在十一月里溢满,这时的十一月不仅仅只是一个月份,它是一个季节。当你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感觉到寒意之时,十一月就站在十月的门楣回首,和你微笑着挥手。

13、十一月的黄昏依然那么美,带着淡淡的忧郁。

14、十一月的乡村,是锻铸意志的熔炉。

15、十一月,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

16、时间追捕着灵魂最后的归址和恐惧的依托。十一月,我再无酒,我虚构着永恒和长久。

4.赞美十一的词

丹桂飘香、秋风萧瑟、黄叶遍地 秋风呼呼的,一阵阵地吹着,树叶纷纷沉落,漫天飞舞着,连同飞扬的尘埃,把上苍搅得灰??鞯囊黄6炀鸵ـ戳恕? 一辆娶亲的红轿车迎着日头去了,车上坐着三叔的小儿子。

十一月乡村的繁荣只有一副红对联贴在三叔的门上。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声声慢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朱祖谋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鸣?颓?x,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

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 香沟旧题红处,拼禁花、憔悴年年。

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绵。

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 天阴洞庭波阔,夜沉沉、流恨湘弦。

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5.求一月到十二月的诗句各一句

1、《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唐代:白居易 原文: 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

老于君者应无数,犹趁西京十五朝。 译文:一月一日回家拜访表哥,没有嫌弃太早过中桥。

比他老的人有很多,犹其是在这十五朝古都。 2、《村居》清代:高鼎 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天色还早,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三月晦日赠刘评事》唐代:贾岛 原文: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译文: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美丽的风光就有离开我这位苦吟诗人了。

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觉了,在晨钟响动之前,总算还是春天吧。 4、《乡村四月》宋代:翁卷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代:韩愈 原文: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译文:五月盛开的榴花红似火,绿叶掩映着初结的小果。静冷角落没有车马经过,任那谢了的花开了又落。

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7、《国风·豳风·七月》先秦:《诗经》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9、《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代:卢照邻 原文: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10、《早冬》唐代:白居易 原文: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译文: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11、《冬至宿杨梅馆》唐代:白居易 原文: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译文:在冬至的长夜中,独自在三千里外远行。

独自住在杨梅馆,只有冷枕单床和一病身。 12、《见薛大臂鹰作》唐代:高适 原文: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 自有云霄万里高。 译文:在寒冷的十二月份,有苍鹰八九只。

想对燕雀说不要哀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6.描写十二月份里农家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闍黎新亭作」孟浩然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齿坐呈山南诸隐」孟浩然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登总持寺浮图」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长安早春(一作张子容诗)」孟浩然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晓入南山」孟浩然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

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庭橘」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以下王维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7.有关十一月的诗句

农历十一月称作冬月

1、相逢季冬月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

2、不妨冬月作重阳

魏了翁

《鹧鸪天·夫子同年第太常》

3、霜月苦、宫鼓冬冬

无名氏

《导引·霜月苦》

4、商山季冬月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

5、春花秋月冬宜雪

马熙

《摸鱼子 并序 中执法安阳公初度之辰, 熙赋》

6、春花秋月冬宜雪

马熙

《摸鱼子 并序 中执法安阳公初度之辰, 熙赋》

7、我爱怀仁冬月

尹志平

《道无情 怀仁县作》

8、夏月单衣冬盖被

李道纯

《炼丹砂 示众》

9、连冰上冬月

南北朝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

10、冬月不启壁

彭龟年

《燕居十六首》

8.关于11月的诗词

秋浦歌》(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赋新月》

(

)

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

,

分明挂在碧霄边

.

时人莫道蛾眉小

,

三五团圆照满天

.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秋浦歌》(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赋新月》

(

)

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

,

分明挂在碧霄边

.

时人莫道蛾眉小

,

三五团圆照满天

.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秋浦歌》(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赋新月》

(

)

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

,

分明挂在碧霄边

.

时人莫道蛾眉小

,

三五团圆照满天

.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9.关于十一月的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大石岭驿梅花(己卯十一月十三日)

作者:王周

仙中姑射接瑶姬,成阵清香拥路岐。

半出驿墙谁画得,雪英相倚两三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