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救人于水火的诗句

1.分别描写金木水火土的诗句

金钗影摇春燕斜,

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

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金枝玉叶藏深闺/

木棉花开露白喙/

水声泠泠留花瑞/

火起战场离伊愧/

土扬人葬声声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自古多情空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此去黄泉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2.形容水火的成语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救焚拯溺】: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如蹈水火】:像走入水火之中。比喻处境艰难。

【势成水火】: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势如水火】: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众怒如水火】:众人的愤怒如同水火一样无情。形容百姓的意愿不可冒犯。

【自相水火】: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3.秋瑾在满江红中用典故表现自己匡扶天下救于水火的句子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四面楚歌”: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

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原诗:《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释义: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注释:1、满江红:词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后改今名。

2、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

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3、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4、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5、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

徒,空,徒然。6、苦将侬:苦苦地让我。

7、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8、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

殊,还,仍然。未,不。

屑,顾惜,介意。9、烈:刚正,不轻易屈服。

10、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热,激动。

11、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12、莽(mǎng):广大。

13、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

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作者简介: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扩展资料: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

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紧接着表明她是一个“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因她穿着男装独自去看了一次戏,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样的浩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江红·小住京华 百度百科——秋瑾 (辛亥女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