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谦虚的诗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4、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 5、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6、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8、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9、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2、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13、恬淡游莲幕,谦虚践玉常。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5、世多扬激伯夷隘,公独谦虚下惠和。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谦受益,满招损。 18、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19、君侯谦虚不自供,胡不赠世文章伯。 20、皓首犹贪学,谦虚德益丰。潜神无朕际,悟物不言中。 2.形容谦虚的古诗词有哪些1、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徐庭筠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清·郑板桥 3、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蒙古谚语 4、谦受益,满招损。 5、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6、世多扬激伯夷隘,公独谦虚下惠和。 7、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出处】: 1、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徐庭筠的《咏竹》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清·郑板桥《竹梅图的对联》 3、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蒙古谚语 4、谦受益,满招损。—— 欧阳修 伶官传序 3.表示谦虚的诗句成绩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杰弗逊: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 蒙古: 骄傲跌在门坎,谦虚走遍天下。 斯宾塞: 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朱尔·勒纳尔: 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 贺拉斯: 谦虚常被误认为是隐讳,沉默常被误认为是怪癖。 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苏联: 谦虚几乎总是和才能成正比例。 切斯特菲尔德: 谦虚是沽名钓誉的诱饵。 泽曼德斯: 谦虚是美和德的堡垒。 亨·菲尔丁: 谦虚是映照功德的烛光。 绪儒斯: 谦虚这种品质是教不会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拉布吕耶尔: 谦虚之于功德,犹如阴影之于绘画,前者使后者脱颖而出。 雷锋: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屈已者能处众,谦虚者能处身。 美国: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解。 4.表示谦虚的诗句成绩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杰弗逊: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 蒙古: 骄傲跌在门坎,谦虚走遍天下。 斯宾塞: 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朱尔·勒纳尔: 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 贺拉斯: 谦虚常被误认为是隐讳,沉默常被误认为是怪癖。 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苏联: 谦虚几乎总是和才能成正比例。 切斯特菲尔德: 谦虚是沽名钓誉的诱饵。 泽曼德斯: 谦虚是美和德的堡垒。 亨·菲尔丁: 谦虚是映照功德的烛光。 绪儒斯: 谦虚这种品质是教不会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拉布吕耶尔: 谦虚之于功德,犹如阴影之于绘画,前者使后者脱颖而出。 雷锋: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屈已者能处众,谦虚者能处身。 美国: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解。 随和可能伴随着自卑,好胜可能伴随着骄傲,谦虚可能伴随着平庸,坚定可能伴随着武断。 心偏小人常戚戚,礼多君子屡谦虚。 华罗庚: 虚伪的谦虚,仅能搏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让·保·里克特: 一个人在受到责备而不是受赞扬之后仍然保持谦虚,那才是真正的谦虚。 英国: 用慷慨激昂的言语攻击傲慢并不是谦虚的标志。 英国: 真正的谦虚,为一切美德之母。 柏格森: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朝鲜: 知识浅薄者骄傲,学识渊博者谦虚 知识深藏在谦虚的大海里。 朝鲜: 知识深藏在谦虚的大海里。 赫尔岑: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高尔基: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参考资料:中华词典 回答者:一寸丹 - 总兵 十级 4-30 20:17 竹 清·郑板桥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竹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回答者:heluyinxiang - 举人 五级 4-30 20:18 回答者:于安乾 - 一派掌门 十二级 4-30 20:18 5.形容“谦虚”的古诗词有哪些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6.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的人一定谦虚。 8. 谦受益,满招损。 9.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10.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释义: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 出 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 译文: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 5.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译文: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孔子的《论语》。 8. 译文:孔子说:"学习过知识后就去实践它,使它变为习惯,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6.描写“谦虚美德”的古诗有哪些满招损,谦受益。 语出《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 益 陈谟云:'满招损,谦受益。'岂营丽辞,率然对尔。 "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 故曰: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 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由欧阳修引用. 《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故此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故曰:满招损,谦受益。"亦作:"谦受益,满招损"。满招损,谦受益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释义 自己自满于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处。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参考资料 洪镇涛 .《尚书》.上海:上班出版社,2011年 7.表示谦虚的古诗词有哪些1,《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奉和御制读五代晋史》 宋-夏竦 子文怀妙识,奥学洞天常。 恬淡游莲幕,谦虚践玉常。 至仁周仆御,大雅变词章。 慎默诚无怠,危机可尽防。 3,《陈寔》 宋-徐钧 世多扬激伯夷隘,公独谦虚下惠和。 吊死自惭知己少,逃生却喜活人多。 4,《论语》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吕居仁挽词三首》 宋-刘子翚 皓首犹贪学,谦虚德益丰。 潜神无朕际,悟物不言中。 虽处持荷贵,常安捽茹穷。 笑谈惊委蜕,儒事有英雄。 古语曰:满招损,谦受益。语出《尚书.大禹谟》,意为---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 后来,**在文章里古为今用,即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