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自律的诗句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3、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徐九经 4、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5、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魏源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7、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陈弘谋 8、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9、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 ——《现代国洪河作》 1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11、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 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 ——陈弘谋 12、公生明,廉生威。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王夫之 15、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岳飞 16、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 17、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18、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19、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 ——包拯 20、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艾青 21、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2、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涅 2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24、贪者逆取,不顾非义而不厌;廉者顺取,得之分内而常愧。 ——陈荩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6、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朱柏庐 27、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已见,而后可以听人言。——金缨 28、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林逋 29、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朱熹 30、怀律已之心,修为官之德。 31、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直率的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 32、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安德雷耶夫 33、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 34、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 ——顾炎武 35、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36、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何坦 37、要进行严厉的自我克制,因为克制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泰戈尔 38、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40、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瞪瞪难逃脱。 ——陈毅 41、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42、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43、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陆拢其 4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45、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46、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 ——胡安国 47、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韩涛 48、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岳飞 49、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0、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 ——曾国藩 51、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3、贪巧而懵于民事者,则禽兽之不若。——钱泳 54、不管人家恨你还是爱你,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 ——伏尼契 55、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贵的王国。——丁尼生 5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 57、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日想一想: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 ——申居郧 58、“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59、人心贵乎光明洁净。 ——程颐 60、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61、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朱熹 62、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6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 64、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鲁迅 65、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66、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7、自重、自盛自警、自励。 68、夺天下之公利,徇一已之利,是谓国-贼。——黄宗羲 69、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70、吃苦在前,享福在后,这是取得党和人民群众信任的基本条件。——** 71、官不可以私予人,。 2.形容自律的诗句逆水行舟用力撑, 一篙不慎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 吾辈更应惜秒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附:、律吕自相召 宋 李纲 《水调歌头·律吕自相召》 2、天律自主持 唐 卢仝 《月蚀诗》 3、自伴律僧斋 唐 贾岛 《赠友人》 4、当律心自隐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答马著作屡赠诗》 5、青律飞灰气自醇 宋 晁补之 《和欧阳宣德经野步》 6、尊公文律自瑰奇 宋 晁说之 《送周秀实知新昌》 7、孰知诗律自前生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督两欧阳诗》 8、铿然律吕自天成 宋 陈岩 《漱玉滩》 9、文律自随星斗变 宋 邓忠臣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10、律谐风自艮 宋 范成大 《次韵郊祀庆成》 11、住僧自缚律 宋 洪咨夔 《山行纪事》 12、清诗学自禀绳律 宋 李流谦 《陈彦博擢第后归拜先墓作此送之》 13、以身为律人自服 宋 李流谦 《公归行送王显谟》 14、吹寒固自乏暖律 宋 李流谦 《宋才夫作诗自言作县之况以冷官为可乐戏用韵》 15、自节蒉桴谐律吕 宋 刘克庄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16、自取众律和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17、陈家诗律自专门 宋 任希夷 《书故三司副使陈公诗轴后》 18、观公诗律自前生 宋 释宝昙 《又和归南湖喜成》 19、音兮律兮自拍独吹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20、婆律著人酲自解 宋 苏籀 《酴醿一首》 21、律吕与我数自齐 宋 王禹偁 《拍板谣》 22、子自调新律 宋 叶适 《送周子静》 23、不律不吕自中节 宋 曾丰 《南康刘尉于厅事之东开轩日清濑盖取其前松声》 24、不妨自就声律笼 宋 张镃 《陈子西投赠长句走笔次韵奉酬》 25、春回律自移 宋 张镃 《春前一日赋呈诚斋觅荆溪诗编且邀看玉照堂花》 26、怪渠诗律自江西 宋 赵蕃 《读公择箧中徐季益孙子进昆仲诗有怀其人因以》 27、从他岁律自峥嵘 宋 郑刚中 《癸丑年暖阁初成》 28、非律非禅自整齐 宋 郑刚中 《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 29、非律非禅自在身 宋 周必大 《德回上人写予真求赞》 30、军动自无律 明 罗颀 《从军行(八首。并序)》 3.关于廉洁自律的诗句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唐.白居易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况钟 一官来此几经春, 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 去时还似到时贫。 ——明.胡守安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晋.吴隐之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清.蔡信芳 4.形容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自律的诗人及诗句于谦的《石灰吟》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达了诗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与崇高清白的人格。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版本一)墨梅•王冕(元) (版本二)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流清气满乾坤。 竹石·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蝉 [初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⑦蝉声唱,南冠客思深⑧。 不堪玄鬓影⑨,来对白头吟⑩。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5.论语里面的自律的诗句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宪问》 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能立言,能立言的人不见得品德高尚。 2.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论语·季氏》 以骄傲为乐,以游荡为乐,以荒淫奢侈为乐,灾害将要光临了。 3.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是指一个人修养的目标应该是这五点。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品德高尚的人不追求美味佳肴,不追求安逸,做事敏捷而且说话谨慎。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够诚实吗?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君子想的是修养道德,小人只想安乐于家乡;君子想的是遵纪守法,小人想的是得到好处。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看见贤德的人想以他为榜样,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内心自我反省。 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 追求仁就得到了仁德,这可没什么抱怨的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9.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品德不能修养,学业不能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挺身去做,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是我所担忧的。 10.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 大德不能超过界限,小德可以有所出入。借指大事上要坚持原则,但小事上可以灵活对待。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君子严于律己,小人则苛求他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卫灵公》 有德行的人以道义为根本,并且用礼义来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它,用诚肯的态度来完成它。 1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品德高尚的人端庄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指责别人,那么怨恨自然就消失了。 6.关于廉洁自律的古诗北宋包拯作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并肯定“廉者,民之表也”,斥责“贪者,民之贼也”,表达了官员只有守住直道、正气、廉洁,为官廉政、用权为公,才能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苏轼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意指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到白居易的“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表达出做人要性情淡泊,不计较眼前得失。杜牧的“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表达的含义是:人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外在所扰,心如平湖不起波澜,故闲而从容,因此,是非名利就可有可无,曲肱疏食,自得其乐,是谓“得不忧,失不惧”。 辛弃疾的“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表达出了只有留下事业才会如芳草常在,而其他一切都是浮云……这些都表达出诗人们倡导的清廉为官的气节和风范。因此党员干部要终生做到:勤为径做人、善为本做事、廉为先做官,行如碧玉洁、清廉爱人民,心同朗月明、洁身为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