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惊蛰古诗,关于惊蛰的古诗有哪些一、《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二、《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2.【关于二十四节气中春天的谚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天的,就比立春落雨至清明 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表示六畜不安. 正月展春流 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春天后母面 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常. 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立春赶春气 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早春晚播田 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 春到三分暖. ● 春天三日晴. ● 春雨贵如油. ● 一年四季春为首.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3.短一点的惊蛰古诗1.秦楼月·浮云集 宋代: 范成大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2.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唐代: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3.惊蛰日雷 元代: 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4.幕客云日为惊蛰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