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学生勇敢的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 读山海经·其十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有资料显示是‘拏’‘拂’但很多资料显示是“拿”) 译文 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当年主父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2.形容小孩子勇敢的词语○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 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 冲锋陷阵: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 赴汤蹈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