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牡丹的诗句清 平 乐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买 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蝶恋花·牡丹 黄裳 每到花开春已暮,况是人生,难得长欢聚。一日一游能几度,看看背我堂堂去。 蝶乱蜂忙红粉妒,醉眼吟情,且与花为主。雪怨云愁无问处,芳心待向谁分付。 红 牡 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 丹 刘灏 清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翦朝霞·牡丹 贺铸 云弄轻阴谷雨乾,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飣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沉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2.描写牡丹的诗句描写“牡丹”的古诗有:刘禹锡的《赏牡丹》、皮日休的《牡丹》、李正凡的《牡丹诗》、王维的《红牡丹》、刘灏的《牡 丹》。 这些古诗的原文: 1、刘禹锡的《赏牡丹》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2、皮日休的《牡丹》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3、李正凡的《牡丹诗》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4、王维的《红牡丹》 红 牡 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5、刘灏的《牡丹》 牡 丹 清 刘灏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参考资料 360:/q/1364257984062457?src=140 3.描写牡丹的诗句有哪些一、牡丹芳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译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玉的花房;几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灿烂,几百枝花朵绛烛似的辉煌。 照地生辉,刚展开锦绣的身段,迎风飘香,却没带兰麝的香囊。仙人的琪树,被比得苍白无色,王母的桃花,也显得细小不香。 宿露浸润,泛起紫闪闪的奇艳,朝阳照耀,放出红灿灿的异光;红紫深浅,呈现着不同的色调,向背低昂,变幻出无数的形状。无力地卧在花丛,将息带醉的身躯,多情地映着花叶,隐藏含羞的面庞。 娇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怀,好像在撕裂柔肠。称姿贵彩,的确是超凡绝俗,杂卉乱花,哪里能比美争芳。 石竹、金钱,固然是十分细碎,芙蓉、芍药,也不过那么平常。于是乎引动了王公卿相,冠盖相接地赶来观赏;还有轻车软轿的贵族公主,和那香衫细马的豪家。 寂静的卫公宅闭了东院,幽深的西明寺开放北廊。双双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声声残莺苦苦地挽留春光。 担心太阳晒损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46335娇姿,张起帷幕遮取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来天,满城的人们都像发狂。 三代以后文采胜过实质,一般人都重华而不重实;重华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来已久,并非始于今日。元和皇帝很关心农桑,由于他体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长出九穗,田中寂寞,没有人理睬。今年的麦子分出两枝,但是这些却无人知晓,唯独天子一个人内心感到喜悦天降吉祥,没人理会真叫人叹息 我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 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冷却一下卿士们爱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样关心农业生产,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二、裴给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诗) 【作者】卢纶 【朝代】唐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译文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三、咏牡丹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流落在青墩溪畔,我独自一个,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四、惜牡丹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译文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 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 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五、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4.关于赞美牡丹的诗句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5.描写牡丹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牡丹的诗句如下:1、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邵雍《洛阳春吟》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 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4、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5、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6、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韩愈《答张十一》 7、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 9、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元稹《牡丹》 10、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韦庄《白牡丹》《惜牡丹》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译文: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趁着花儿尚未被风吹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 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白居易此诗一出,引起后人争相模仿,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在残花萎红中寄托人去筵空的伤感,比白诗写得更加秾丽含蓄,情调也更凄艳迷惘。 而在豁达开朗的苏东坡笔下,与高烛相对的花儿则象浓妆艳抹的美女一样娇懒动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惜花的惆怅已经消溶在诗人优雅风趣的情致之中。 无可否认,李商隐和苏东坡这两首诗历来更为人们所称道,但后人艺术上的成功是由于撷取了前人构思的精英,因此,当人们陶醉在李商隐、苏东坡所创造的优美意境之中的时候,也不应当忘记白居易以烛光照亮了后人思路的功劳。 6.描写牡丹花的古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树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维《辛夷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 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黄色,鲜艳夺目。唐·韩愈《答张十一》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 娟娟:美好貌。净:光洁。 雨裛:湿透。红蕖:荷花。 冉冉:柔弱貌。唐·杜甫《狂夫》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 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 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 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 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更多/z/q870055592.htm。 7.形容牡丹的诗句赞美生活的诗句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 丹 刘灏 清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白居易 写白色和紫色的牡丹"白疑美玉无多润,紫觉灵芝不足祥"; 形容牡丹花后期与落"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龙分夜雨姿娇态,夫与春风发好香。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徐凝《题开元寺牡丹》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温庭筠《牡丹二首之二》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扬状头赞图》 白居易的《牡丹芳》其诗云: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这麽多你可以选你喜欢的诗句 8.列举描写牡丹的诗词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牡丹花,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 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 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 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总观牡丹诗,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赞美牡丹花的娇艳多姿,富丽堂皇。“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唐·徐夤)用拟人的手法, 写牡丹的艳丽。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用对比的手法写牡丹花的艳美多情。“虚生芍药徒劳娘,羞杀玫瑰不敢开。” (唐·徐凝)也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超群芳的特点。“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徐夤),用形象的比喻写牡丹花的洁白、鲜艳。 有些诗人更进一步直书牡丹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宋代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 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开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 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 如唐朝李山甫的牡丹诗:“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筹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第二,借花抒情,伸述心志。 白居易的诗中有“始知无正色,爱憎随人情。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的话。 流露出诗人对世道混浊,忠奸不分的不满情绪。他在《白牡丹》诗中说得更明显:“白花冷淡无人爱,京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白赞善,自指。 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表请求严惩刺死宰相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受到冷遇,闷闷不乐。他在《秋题牡丹丛》中写出了“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的凄楚心境。 在《惜牡丹花二首》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两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的牡丹诗,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第三,描写了人们爱花、种花、理花、惜花、忆花的情景。 欧阳修在古诗《洛阳牡丹图》中,写了洛人爱花的情况:“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 ……”白居易有《移牡丹栽》诗:“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时百处开。” 陆游的牡丹诗其中也写了他栽牡丹、剪牡丹、赏牡丹的生活乐趣,“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道匆匆一片飞。”“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剪牡丹》) 李商陷有一首牡丹诗是写“醉花阴”的情景,十分生动、形象: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此外,有的牡丹诗中,还写了冬季温室育花,入朝进贡的事,“出窑花枝作态寒,密房烘火暖春看。 年年天上春先到,十月中旬进牡丹。”( 清·查浦老人《失题》) 以上仅是牡丹文化的几个方面,其它如传说、故事、赋、戏曲、影视、民俗、风土人情、摄影、书法、人物、服饰、装饰等,不胜枚举,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事实上,牡丹远远超出了其自然属性,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同时,牡丹文化是推动牡丹产业化发展,提高牡丹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牡丹除以上几个主要应用形式之外,近年来经过对花、叶等的深层次研究,已开发出牡丹保健品、。 9.形容牡丹的诗句唐代牡丹诗词(上)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红牡丹 王维(701-761)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描写四川彭州牡丹 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描写甘肃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权德兴(759-818)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间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描写西安慈恩寺牡丹 赏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熏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题所赁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王建(767-830)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 柔腻于云叶,新鲜掩鹤膺。 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 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 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 价数千金贵,形相两眼疼。 自知颜色好,愁被彩光凌。 宫词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两楼相换珠帘额,中尉明朝设内家。 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贵妃姊妹自来看。 为逢好日先移入,续向街西索牡丹。 闲说 王建(767-830) 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 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 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 鼓动六街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 长安春游 王建(767-830)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赴东都别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戏题牡丹 韩愈(768-824)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依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牡丹 薛涛(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间共说相思。 赏牡丹 刘禹锡(772-842)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浑侍中宅牡丹 刘禹锡(772-842)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思黯南墅赏牡丹 刘禹锡(772-842)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泠,无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秋题牡丹丛 (772-863)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牡丹种曲 白居易 (772-863)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属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 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 10.描写牡丹的诗句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 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 死前犹见几回开。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