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对屈原惋惜的诗句

1.赞美屈原的诗句

祠南夕望 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过汨罗江感怀 郭沫若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吊屈原

〔元〕侯克中

怀襄为主子兰卿,何必逢人话独醒。

长恨忠良多坎坷,颇伤辞语太丁宁。 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谁能过六经。

千载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练楚山青。

2.形容屈原的诗句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形容屈原的诗词

王逸:屈原之辞,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

苏轼: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荀子: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投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后人对屈原的评价:

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班固评论屈原辞赋”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评价屈原其人”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评价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话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

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同姓无可去之义。”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对《诗经》和《楚辞》极为推崇。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朱熹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6]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中国文学史》作者龚鹏程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主编胡乔木评价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4.表明屈原无奈的诗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时间的流逝是最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再想到葱茏的草木有一天会飘零凋落,姣好的美人有一天会年华老去,怎不让怅惘感伤呢?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离骚》) 诗人追求的不是世俗的舒适与荣耀,而是美好的德行和名声。“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这是他所不屑的。“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这是诗人郑重的宣言。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 品德出众的人常常受到小人的排挤,古今都是如此。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同流合污,还是特立独行,是这些人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诗人坚定地选择了后者:“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离骚》) 古人相信有天神存在,地上的君王秉承天意、代表上天治理民众。

为了防止君王们徇私欺民,人们便把公正、良善的品行赋予天神,以此对君王们起到一些约束的作用。所谓皇天无私,唯德是辅,上天可以降命于某些人,也可以剥夺他们的权力,其实是老百姓们创造出来的说法。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后一句是流传最广的名句,过去常用来激励年轻人不畏艰难、探求真理的精神。然而在《离骚》中,这一段里诗人求索的却是能够赏识他的才能、给他以用武之地的天神。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诗人再次失望了。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云中君》) 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透过云层,月光覆盖大地,充盈于宇宙之间,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精神!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 秋风吹拂,洞庭泛波,落叶飘摇而下,一位满怀愁怨的“帝子”,将装满无限期待的目光投向远方。

这样一幅满是伤感的图画,诗人只用四句就清楚地勾勒出来了。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湘夫人》) 无论是远望,还是近观,都不是主人的意念所在,而其意念所在,却通过一观一望,无言地展示出来了。

在很多时候,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不言。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少司命》) 因别而悲,因知而乐,只限于那些想到亲近爱慕的人。如果是冤家对头,恨不得早早躲开,一辈子不见才好。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少司命》) 自己喜爱的人,你愿意跟他(她)一起做很多事情。

做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东君》) 如此气魄,只能属于至高无上的太阳之神。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河伯》) 登高远望,心神飘荡,何况是巍巍昆仑!读此诗,令人神往不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山鬼》) 与杜若、石泉、松柏为伴的人,绝不会是庸脂俗客。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天问》) 屈原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自然人事无所不问,而且都是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这两问也一样,“天意从来高难问”,问也问不出答案,只能发泄一下无奈。

吾闻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惜诵》) 人总是亲自撞了墙,才想起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这就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不断重复错误的原因。胳膊断了接上,接上又折断,最后成了骨科大腕,这代价也太大了。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诗人不断地表白他绝不与世浮沉的决心。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中国士人的风骨。

幸好还有这样的人,中国才不至沦入猫的国度。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涉江》) 凄凉黯淡的景物,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接下来的两句是:“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还有:“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哀郢》) 这是屈原诗歌的基调。絓结、蹇产、郁邑、侘傺、偃蹇、忧愁、郁结、纡轸、烦冤、沉菀……这样一些词汇在屈诗中反复出现。

忧愁出诗人,一个诗人以一生的不快乐而成就自己,值还是不值?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之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哀郢》) 郢都陷落,诗人和百姓一起背井离乡,诗人的不快乐,又多了一份思乡之愁、亡国之痛,念念不忘。“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本诗)“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抽思》) 善不由外来。

5.表达惋惜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2113江南老。

--(风景宜人却勾起乡愁客居异乡的惋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5261明误一生。

苏轼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惋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英雄纷争天下之豪迈湮灭4102于历史红尘的易逝惋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情至深却不能1653把握的惋惜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旧友相聚却面临孤身闯荡的惋惜)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途逢知己却权被山水阻隔天各一方的惋惜)

一片芒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

--(抱负空存无门作为的惋惜)

6.有没有描写屈原的诗句

关于屈原唐诗50首01江上吟李白(唐)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02笑歌行李白(唐)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03祠南夕望杜甫(唐)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04端午文秀(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05题屈原祠(唐)洪州将军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06屈原庙(唐)崔涂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07春秋战国门.屈原(唐)周昙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08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唐)李嘉祐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09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唐)李嘉祐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10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涉沅潇(唐)李绅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余霞杳千里。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12题武关(唐)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13太和初靖恭里感事(唐)许浑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苹蘩。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

14夜泊湘江(唐)于武陵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15归山作(唐)护国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16湘川怀古(唐)清江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17赋(唐)李峤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18听弹沈湘(唐)雍裕之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19芳草(唐)黄滔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20古意二首(拟陈拾遗)(唐)孙合其一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

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21续幽愤(唐)曹邺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

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

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22三闾大夫(唐)刘威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23招屈亭(唐)汪遵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24屈祠(唐)汪遵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25渔父(唐)汪遵棹月眠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